同传是一种优秀的习惯

安:他说话是什么态度。

郑:同传的核心是预测能力,对别人思路脉络的最快速度的把握,觉得这个人他想说什么,想说明什么观点,你要以超越常人的速度去掌握,这是同传最关键的一点。所以我要看到他的眼神,当然他看不到我,但我要看到他,这就迫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去模仿各种各样人的思路,所以这点来说我觉得跟做演员很像,这个工作非常刺激。

安:还有就是了解这个人的说话习惯。

郑:对。

安:他可能说完上句,我就知道他下句讲什么。

郑:当然,能熟悉到这种程度是最好不过,如果我是跟定某个人,他演讲我做同传,然后我们一起跟着他全国巡回演讲,那做同传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真实的同传工作很少是这样的,我们往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和speaker交流,甚至只能有机会听他说几句话,就要利用这一点点时间观察他们,琢磨一个人的思路,但要尽快去模仿他,其实换句话说,这时候,脑子里就像一个演员一样,演好小偷,演好警察,尽快进入角色。  .

安:当时是英翻中还是中翻英?

郑:就以我们和上海电视台的合作为例,Roy要应付所有主持人的语言,是中翻英,我对付嘉宾的英译中,然后一起解决所有现场观众提问和嘉宾的回答。这样的安排基于我们两各自的优势,Roy特别擅长于处理中国人讲话的pattern,比如"一个坚持"或"四个不要"等等,我很欣赏他快速处理中国特色极重的表达的能力。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去琢磨各种各样奇怪的发音,德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英语,意大利人讲英语,日本人讲英语,我更加喜欢去琢磨这些,我比较自信我的应变能力。可以很自信的说,我们俩在上海滩的同传届,都可以说是很强的组合。

安:说到不同的发音,能不能介绍特别好玩的各个地方浓重的英语口音?

郑:这就多了。我记得大学毕业,第一次做翻译,碰到两个德国人,据说他们只参加了他们国内的两到三个月的英语训练,这是比较要命的。比如说满世界的找,那个老头说要找司机,没人能听懂他说什么,后来他用笔写是driver,就是因为德国人的一个r的音,所以那个时候让我听得一头雾水,我听得很艰苦。像意大利人说的也很怪,因为他的gn是缩合的,去年上海做国际车展,我们俩做翻译,法国人讲performance也很奇怪,完全是按法语的习惯去发英语的音。

安:但是有点法语基础还是马上能反映过来的。

郑:对。Roy很擅长听日本人讲英语,日本人讲英语很喜欢在后面加一个元音,比如说land,他喜欢说lando,,他的元音都特别夸张。这种应该说听得比较多,但是应该说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翻译,都能应付,因为它有规律可循。还有一点一般发音发成这样的人,英语词汇量是很少的。一旦抓住了他的发音规律,也蛮好去做的。

安:那你第一次跟那几个德国人是怎么搞定的?

郑:这是我当时的一个招数,给某个人做口译,特别是企业当中跑来跑去的,就是晚上跟他聊家常,听听他的家庭生活。你听了以后,第一他当你是好哥们,就算你有小错误,他也会宽容一些,第二他的发音习惯,用词习惯你熟悉了,这样的话你慢慢就做好。总是万事开头难,你开始辛苦,一旦你口译入了行以后,你信心也越来越足,这个特别考验人。后来碰到美国人,英国人,一下子就舒服很多,当时我对自己说:终于听到正宗的英语!

安:那个就像自家说话一样。

郑:对。

安:但是有个问题,我们上海现在做的这些中级口译,高级口译,不是用来培养同传的。这当中会有一个gap.

郑:我觉得高级口译的笔试和口试都通过的同学,其水平绝对不亚于我刚刚开始做口译的时候,因为我是军校毕业的,我在四年的军校生活中我是没有见过老外的,我真正跟第一个老外讲话就是那个德国人,应该说这是比较悲惨的开始。我大学毕业两年才有机会碰到美国人和英国人,因为那个时候都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到中国来做生意,都是在讲他们所谓的英语。我们口译考试的话题和材料与现实的口译环境是比较接近的,you are better prepared than I was several years ago.

作同传,经验是老师

安:你在军校里学的口译用什么教材?

郑:大都是学校自己编的。因为我们学校的原因,外交方面的比较多,我刚毕业又不可能给国务院,外交部去做口译,那个跟我之后做的口译工作差距很大。现在特别是高级口译,我觉得笔试和口试都能通过的话,他的水平应该是高过我当时刚刚开始做口译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一个实践的机会,也需要一个耐心,不要对自己太高的希望值,要一点点地从基础做起。我觉得高口的通过已经具备这个实力。因为这个考试真的是很不简单,但是不是能够做到同传,我觉得还是要做很多的工作,第一同传不是值得那么羡慕的,好多人都很好奇,问我们一个小时挣多少钱,我刚才还接到一个电话,安排我们做一场汽车业的同传,一个小时每个人可以挣三四千。其实我们实际上之前做的工作不少,我们要和这家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接受培训,要花很多小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和准备,在正式开始之前,还要和老外们一起rehearse,这些时间的花费是惊人的,而且是without any pay。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都算在内的话,还不如去上课挣钱快,我们之所以要去做这个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持我们的水平,也是为了促进自己不断的学习。你说从经济利益上来讲,确实比不过我们去上课,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老盯着同传一个小时就花多少钱,其实你往前算,所有的准备工作,再加上你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先不要过分把它期望太高,否则真的开始做这个工作,你会有点失望,你会觉得压力、时间和收入似乎有点不成正比。

安:做同传,脑细胞死的特别快。

郑:另外一点,任何一个工作都是这样,做到顶峰的话有的时候靠的不只是努力,有点天分,这个不是我们自己在吹嘘什么东西,确实如此,不是大家考试都能考这个分数的人都能挺过这一关,那么我们考试都考到这个分数,之后到了这个关节,你还能挺过去,是一种天分和悟性,是一种对别人思路的快速把握。你平常是不是一个喜欢观察别人说话的人,有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假如后面一段时间,一个摩托车开过去,他讲话你只听到他前面一半句,后面半句你猜得出来吗?猜出来的内容是不是跟他说的内容一模一样。你可以考考自己。这个东西跟你考试成绩没有任何关系。他实际上是一种对别人思维方式的把握。还有一点,我们能够做到同传,也是多年的交传做基础的,也是因为我们交传做得非常出色的结果。包括我们跟上海电视台的合作,越做越多,从一个栏目请我们,到其他栏目也在请我们,这都是靠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但是这一步能迈过去,我觉得这个里面有很多的优势,一个是教学的经验,还有一个是你的反应速度,你平常是不是一个大家一致公认你反映特别快的人。

通过高级口译,绝对可以做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