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网“外语业界精英”访谈系列之 昂立 郑峻华

[本期Steven视线登场人物]
·郑:郑峻华昂立外语学院院长
·安:安家良,Steven An,沪江英语网主编 Steven视线主持人

习惯叫他"老郑",认识没多久,就开始这样叫。

虽然我们认识快2年了,但因为多是工作上的接触,反倒很难有机会去了解他工作以外的状态,于是,所谓"专访"便是最有效的途径。上周,老郑来到沪江编辑部,标志的超快语速、言语中透着刚从欧洲捎来的新鲜和同妻子在德国重逢的兴奋,我们大聊特聊起来,。。。

语言专业就是没专业?

:我有这个感觉:学语言的人被人说成是没有专业的,没有专业所以我愿意去学尽可能多的东西。

我觉得关键在于定位,我就是学语言出身的,当然我也在改变,不是彻底改变,而是基于自己的优势丰富自己。比如在昂立我是个管理者,作为一个管理者有新的挑战,而且很多管理者所要求做到的事情,quite different from being a teacher, I need to somehow change my mentality.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有时是有矛盾的,就是说你要去适应,比如语言学习者往往喜欢追求完美,同时作为口译和英语教师,平时显得有些"松",看似生活和工作节奏有些"慢",但在关键的时刻,要让自己处于最高的状态,发光发热,让自己shining,这也许有点象是一个volcano。但管理者更多的时候要"持之以恒",要有稳健的节奏,要细水长流。语言的学习其实能够打下很好的基础,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殊途同归,你看西方的经典也好,很多文章也好,管理也好,企业也好,最终是要人性的回归,是交流。所以只不过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切入,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你是搞机械的,搞IT的,你也可以进入这个领域,但是我觉得大家,所有人要达到一个顶峰,都要经过这这些步骤,要去对这些东西深层次地有所了解。只不过你先去学人际的东西,再去学技术的东西。或是先去学技术方面,再去补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是殊途同归。

:我觉得有时候学语言的人有一个优势在于交流。你本身的Mindset告诉你要去不断和别人交流。这可能是学习语言跟其他专业人比的一个优势所在。

我觉得把自己的想法去传递给别人,或是说某种角度上,说得野心大一点的话,试图去影响别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的话,这是我的一个工作,也是我做同传的一个优势。我觉得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我非常不愿割舍的,就是我作为一个口译的工作。我自己是一个多年的口译,明天晚上我还要去上海电视台做口译,头脑风暴,后天是第一财经另外一个节目。之所以不愿意割舍这份工作,原因在于:我记得有一个很成功的演员,他说做演员很过瘾,很好的一个工作,一个平常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一生又做妓女,又做过小偷,又做警察,又做企业家,没有人能在一生中完成这么多的角色,而演员可以做到。我觉得如果他对演员的理解基于这一点,那他一定会成为非常好的演员,因为他把工作精神最精髓的部分找到了。那么我觉得做口译也是一样,口译可能一会是Bill Clinton,一会是George W. Bush,一会儿会成为里弄里的一个老大妈,我一个人能把这些角色都体验一遍,我做口译就可以。特别是同传,因为同传是对别人思路模仿和复制要求最高的工作。我和ROY刚开始跟电视台合作的时候,有一件趣事,当时他们直播室的同传间是没有监视屏幕的,现场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的脸传不过来,我们是一摸黑,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听到现场的声音,当时我们做了一头的汗,非常紧张。最尴尬的是主持人袁岳说请嘉宾亮题板,嘉宾们应该写他们认为什么是企业当中最主要的核心价值,观众一片哄堂大笑,而我们对题板上的字一无所知,想象一下,两个同传却成为the last two persons who know what was written on the board。后来我们向电视台的制片人提出这个问题,他们很快做了改进。同传就是这样一份带着极高压力的工作,如果我们不比观众先知道,也至少要与观众一块知道,要不然心里非常紧张。而且我们在做一个人的同传的时候,能否看到speaker的表情是非常的重要。他的表情和眼神就预示着他下面要说什么。我们设法以最高的速度"进入"他的大脑。

同传是一种优秀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