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文化符号:奥斯卡在中华民国 

 

民国时代,《魂断蓝桥》等奥斯卡获奖影片都在中国轰动一时,
当时好莱坞对华出口的影片数量几乎每年都有200部之多

奥斯卡登陆中国的年头,正值中国院线蓬勃的晨光,1927年,中国已经拥有了106家影院,68000个坐位,分布在18个大城市,而美国电影“比任何其 他国家的电影都受欢迎”。上海彼时有26家影院,到1933年增加到37家,其间放映的电影85%都是美国片,奥斯卡提名片大多数在列。1929年南京最 豪华的“国民大戏院“开张,首日就放映了1928年第一届奥斯卡获三项大奖的《七重天》,之后的《大饭店》、《乱世春秋》和《一夜风流》等获奖电影都曾在 中国院线公映,米高梅出品的《魂断蓝桥》和《出水芙蓉》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美国片,除了抗战时期外,30年代至新中国建立,美国影片对华出口的数量基本都 达200部以上(也就是说彼时每年好莱坞出品的影片几乎都同步来到中国公映)。好莱坞、奥斯卡的口味显然成了中国1949前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获奥斯卡的华人摄影师黄宗霑在好莱坞成长为重要的业内领袖

1938年一本名为《好莱坞》的周刊在上海面世,三年共推出130期,以文图报道美国影坛的最新动态,尤其对每一届奥斯卡都给予大幅报道,对传播奥斯卡电 影可谓不遗余力。这段时期的大洋彼岸活跃着一位中国电影人,他从好莱坞的搬运工、摄影助理做起,通过自我奋斗成为首屈一指的摄影师,十次获得奥斯卡提名, 以《玫瑰图腾》和《原野铁汉》两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他的名字叫黄宗霑。1928年黄宗霑回到中国指导一部电影,最后未能完成,拍摄的一些风土民情和文化 片段被约瑟夫·冯·斯登堡剪辑进他的电影《上海快车》,该片后来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但因故未能在国内公映。

下一页:民国禁映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