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 生
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社也不过几年,专职编辑也只有三四个人。

《英语听力入门》的责任编辑李景鸿老师谈起当年组稿和出版的过程依然充满了激情。出版社复社以后就着手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了解到外语系教师在编写英语听力教材后,李老师向张民伦等老师约稿。编写组的探索性工作也及时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后被列入教育部文科教材建设计划。

张民伦等老师对我社大力支持,明确表示了与我社合作的意向。教育部则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当时已是初夏,初稿全部完成要到7月15日,作为教材,教育部要求8月一定要出书。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时间。一本20万字的教材,同时有一本配套的教师用书,再加录音制作,7月交稿,8月就要出书,在通讯发达、技术进步的今天,对于已经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出版社,这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那还是铅与火的时代,出版社是吃惯了皇粮的。技术上有压力,观念上也有挑战。

可是李老师以高度的职业敏感,和对一个年轻出版社的激情与自信,立下军令状,这个书我们出定了!

当时整个出版界还没有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概念,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出版社不自觉地试探了新的操作模式。李老师负责整个项目,将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统筹管理。这其实就是出版业面向市场以后许多出版社采取的项目制模式。
为了保证质量,出版社选择了外语排版经验丰富的市印刷三厂。

由于时间紧,作者和出版社、印刷厂密切配合,经常连轴转。李老师往往亲自来回印刷厂取送校样。那可是三伏的天,从市区西边的华东师大到市区东北的市印三厂,公交车单程要乘两个多小时。那个时候连空调车都没有,更不用说出租车了。校样退回来,作者总是连夜奋战,熬了一个又一个通宵。工作的艰苦可想而知。

在编辑出版加紧工作的同时,出版社也拿到了可靠的订数,开机就印5万册。令人欣喜的是,高校对“听力入门”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一个月内迅速加印多次。作为“文革”后第一套英语听力教材,《英语听力入门》一炮打响,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