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过博客和论坛上的交流,已经有很多妈妈认识到有感情流利阅读的重要性。大家定期把孩子的音频上传,互相交流学习。

对此,仍然有些妈妈心存疑问,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

生词到底要不要查?其实这个问题是和目的相关联的。如果你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流利阅读,只要孩子能够用 Phonics 的技能把音拼读正确,那就没必要查。或者说,至少没必要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查。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这样,和书中的图片、上下文结合起来,孩子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觉得有必要验证或者实在猜不出来,又觉得有查的必要,那就最后再查。这样,对流利阅读也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同样一本书,每一遍读的目的也可以不一样。前几遍就是拼读流利,最后如果觉得理解有障碍,再查词典。这样,实际上也是把国外阅读的两个步骤在一本书中给分解了。尤其是后查的方法,可以避免孩子陷入一定要查明白什么意思才敢读出来的误区。

关于生词太多,很大程度上和选书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孩子英语阅读开始得都比较晚,很多孩子中文都已经能读大部头的书了,英文才刚刚开始。这些孩子,不愿意看那些特别简单的低级读物,再加上我们传统观念中总觉得没字的书不算书,所以家长总想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文字非常多的内容。结果很多孩子甚至连特别简单的绘本或者分级读物都没看过。因为书选得不合适,孩子觉得英语阅读非常难。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具总动员》,但是一看书,那么多的字,马上就退缩了,有些孩子甚至因此不敢再碰英文书,这些都是家长在选书和讲书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造成的。

关于阅读等级,本书第三章做了很详细的介绍。对于我们中国孩子,尤其是那些中文很好的孩子,可以考虑搜索一些兴趣等级很高但阅读难度等级比较低的读物,网上搜索“High Interest Level, Low Reading Level”,就会得到很多结果。

国内流利阅读不受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长过于看重读书后能够学到多少东西。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这本书是让孩子懂得团结友爱的道理,那本书是教育孩子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等等。可是多数人认为读到了书中直白的道理宣示后,这本书就没有再读的价值了。这恰恰忽略了重复阅读对流利阅读能力的作用。国外的儿童读物,非常生活化,孩子很喜欢,都会一遍一遍地读,很多道理上的东西随着孩子积累的增多自己慢慢就会体会出来,而重复的过程则训练了阅读的流利性。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读书就要读名著。说到名著,不得不说说我自己的转变。以前在国内,给孩子的书都是什么著名童话之类的,似乎读书就要读经典。到了国外,开始我很不习惯他们的绘本,怎么没有什么经典呢?图书馆茫茫书海中,显眼位置连获奖书都没有,大量的书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但是后来才发现,大量阅读是国外的主流观点。每一本书都有值得吸收的优点,尤其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童真、童趣、想象力有的时候比思想性更重要。而能够吸引孩子大量阅读甚至重复阅读,让孩子流利地读出来,本身就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了这个能力,孩子以后的自我学习能力就会超强。站在这个角度,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北美教育中,阅读能力被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了。

而站在输出的角度,流利阅读本身也是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孩子能够把书有感情地读出来,进而能够复述出来、表演出来,这都是输出,而且相比于简单的对话聊天,这需要更多的训练与技巧,也是国外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