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生物学家说,飞蛾在作蛹之时,翅膀萎缩不发达;出茧时,必须经过一番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方能流到翅膀去,两只翅膀才能有力在空中飞翔。

有一个人恰巧看见树上一只虫茧开始活动了。整个早晨,他忍耐着等在旁边观察。蛾在里面奋力挣扎,还是不能挣脱,似乎再也没有可能出来了。

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它出来可以稍微容易一些。果然,没有一会儿,蛾儿很容易地爬了出来,可是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

他的帮助反成祸根。那只蛾儿,非但不能飞翔空中,呈现它的完全美丽;反而很痛苦地爬了一会儿就死了。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遇到困难时,刚开始还能等待,但孩子稍微“迟钝”一点,父母就喜欢“伸手”相助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很“笨”的,特别是牵涉到一些技能的时候。比如,孩子在学走路时,摇摇晃晃走不了几步就会摔倒。许多家长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恨铁不成钢,于是学步车、牵引带就上了。这样的结果,孩子是不摔跤了,可感统却麻烦了,未来经常把膝盖摔的青紫、流血绝不是少数,甚至为此影响到孩子的手、眼、脑配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参见《教育孩子,父母要学会舍得》。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学走路,他们许多的生长事件,都和飞蛾出茧一样,是一个充满痛苦和挑战的事情,孩子只有在应该“挣扎”时挣扎,才能展现自己的美丽。大家要知道,大自然是很神奇的,飞蛾不经过这种痛苦的蜕变,就不能完成自己的生命意义。这对孩子也是适用的,什么都帮助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翅膀”也会是萎缩的。

孩子相对成人而言,是弱小和没有力量的,自然也是需要大量的帮助。但家长提供帮助,并不意味着事事替孩子去做,婴幼儿本来就是靠体验来获得各种直接经验认知,当他们没有了感觉器官的感知,就算看到、听到,其所记忆的认知必定是缺少维度的认知。等孩子再次遇到的时候,由于和已有的记忆不吻合,等于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参见《当孩子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

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各种学习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许多成人认为很简单的事情,但由于孩子在各方面的协调和协作还不熟练,故有许多反复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最应该学会的是等待,在认同、接纳孩子基础上,充分给孩子自由体验的机会。家长的着急,只会导致拔苗助长。所以,父母给孩子的帮助是要适当的,否则也会害了孩子。

另外,对家长来说,给孩子最好的帮助,是让孩子“感觉”不到的帮助。想做到这点,这就需要父母多思考和仔细观察孩子了。比如,猴子不知道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的区别,而父母在教孩子算术时,幼儿同样也不明白为什么1+2和2+1是一样的。此时,家长就需要多等待,帮助孩子能用手数出答案即可,不要“帮助”孩子说这是一样的。

但到孩子6-8岁时,他们就明白数概念的守恒了。于是,家长就可以通过事例,以及多途径的训练,帮助孩子自己“总结”出1+2和2+1是一样时,父母的及时鼓励就会让孩子完成了飞蛾出茧这个痛苦的“蜕变”。此时,家长再巧妙的延伸,让孩子举一反三,他们很快就能透过物质的非本质特征,如数量、方向、位置等,把握物质本质的不变性,这等于是孩子自己掌握了守恒。参见《童年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