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4岁左右的男孩,从小就对男性成人害怕,但对女性成人却可以玩的很好。最近,只要看到成年男子靠近,就往你身后躲,甚至还抱有敌意。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井中月解答: 

在自然界中,群居哺乳动物有许多本领,是需要向父母学习的,比如非洲狮群。一般情况下,雄狮是非常懒的,打猎、养育都由雌狮承担,而幼狮也很少腻在雄狮身边。但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幼狮立即躲到雄狮身后,因为牠们知道:雄狮对这些入侵者不会有任何的宽容!而危害到幼狮生命安全的事情,雄狮会以死相拼。 
   
群居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有一个很大的责任就是保护自己的种群不受侵犯,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只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面临自然危险和暴力行为的程度,已经大幅度下降。这使许多父亲慢慢丧失了一些雄性的特征。但实际上,应该说父亲的保护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不能因为孩子很少面临可见危险,就放弃对孩子的保护。否则的话,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各种不会危及生命的“危险”,纷沓而来。 
   
从理论上讲,孩子在其没有独立生活之前,都是由长辈呵护的。孩子最早接触的男性就是自己的父亲,而孩子天生会对父亲有亲情的。同时,孩子也是通过认识父亲来认识其他男性的。如果一个孩子,对从小就对其他男性成人害怕,甚至还抱有敌意,而与女性成人却可以玩的很好,这就说明,其根源是孩子对男性认识不足。 
   
那都有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孩子对男性认识不足?我个人认为有三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父亲的问题,这是主要因素;二是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这是次要因素。在父亲不能起到父亲的作用时,这方面的因素就会上升到主要因素的地位。而当父亲真正体现了父亲角色的时候,这方面的因素反而变成孩子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契机,转换为有利的影响。三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如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因素。 
   
在父亲方面的原因: 

第一,问题出在父亲的态度上。孩子害怕成年男性,这就说明孩子无法把父亲视为能够保护自己、照顾自己的人,认为所有的成年男性都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其实,就算母亲在照顾孩子,父亲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而是要积极与孩子接触,敏感察觉孩子发出的互动信息,这样孩子才能通过对父亲的亲近,消除对成年男性的恐惧心理。 
   
第二,过于强势的父亲不容易被孩子接受。有些父亲阳刚十足,是典型的男子汉,十分能干且自信心强大,这在许多人眼里,绝对是一个好男人。但假若这样的父亲,不能在孩子面前,收敛自己的威严和逼人的气势,就无法全身心地接纳孩子。孩子不仅无法学习、模仿父亲,相反会被父亲的威严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所压倒,反而变得胆小和表里不一,这也会使孩子惧怕成年男性。 
   
第三,过于弱势的父亲不容易被孩子接受。有些父亲在家中没有地位,唯唯诺诺,十分的不自信。当孩子遇到这样的父亲,在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父亲的时候,也会随着众人不认可自己的父亲。所以,这些孩子会全面依恋和依赖自己的母亲,并不认为父亲不能象母亲那样,能保护、照顾自己。在排斥父亲的情况下,孩子认为所有男性也和父亲一样。 
   
第四,说话不算数的父亲不容易被孩子接受。有些父亲在生活中,或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有说话不算数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对孩子的许诺而最后没有实现。当孩子经常在母亲那得到“满足”,这种鲜明的对比,会让孩子感觉到男性都是善于“说谎”的。其结果就导致孩子对父亲的认知有“缺陷”,推而广之到其他男性。可以说,这是父亲自找的结果。 
   
第五,暴力的父亲无法让孩子接受。如果父亲本着“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经常为小事而使用暴力和责备,则孩子无法获得安全感。这使孩子不管有没有错误,一见到父亲就感到害怕,在躲离父亲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去了解父亲?所以,孩子会理所应当地认为,所有成年男性都会使用暴力,离他们远一点是比较安全的,是较好的选择。 
   
第六,过分敏感的父亲也让孩子不接受。有一些父亲比较在意自己的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可能比母亲还关心,甚至达到过分担心的地步,生怕孩子出现危险和不学好。这样的父亲,实际上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生存的力量,总想“帮助”孩子,就造成了对孩子的过分约束。孩子在总感到被监视的情况下,也会认为其他男性和自己父亲有同样的嗜好。 
   
第七,夫妻关系不好导致孩子对父亲不接受。父母之间的争吵,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的争吵或打斗,是最容易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打击,导致安全感不足。另外,就算没有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孩子依然会敏感地发现父母之间的争执。此时,孩子自然很难得到父亲的认同和理解,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同情母亲,导致对所有的男人有敌意。 
   
第八,离异单亲母亲的家庭,也使孩子会仇视男性。许多离异的母亲,在说起孩子父亲的时候,往往会带有一种强烈的恨意,甚至会有一些咒骂和怨言,并直接归结于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男人,男人就算喜欢欺骗女人的。于是,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会认为所有成年男子都不是“好东西”,自然遇到男性后,会“敬而远之”。 
   
在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第一,没有可模仿的对象,孩子接触男性少。小孩子基本都是女性在照顾,包括保姆和幼儿园老师。孩子很容易与女性进行沟通,无形中抑制对男性特点的认识。再加上一些父亲在教育上的缺失,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只能长期去模仿女性。同时,女性监护人会对孩子的冲动、冒险、鲁莽、攻击等行为进行约束,也使孩子对男性认识不足。 
   
第二,受家长的防范意识的负影响。由于目前社会上有一些拐卖儿童、猥琐孩子的情况出现,为了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家长往往会告诫孩子少与陌生人交往,特别是对陌生成人男子。当外出时,也会要求孩子寸步不离。在这样的引导教育下,孩子慢慢就对成年男性有所排斥。当遇到后,寻求家长的保护就是一种很自然的表现。 
   
第三,孩子曾遭受过成年男子的吓过。这种创伤,会使孩子的心理创伤长期没有得到修复,见到其他男性的时候,必然受到抑制。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孩子只会对特定的人,比如曾经“伤害”过的男性有敌意,很少出现泛化。而且,由于孩子天性易变,如果对方进行友善的沟通,情况很快就会出现缓解。 
   
第四,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有些孩子在适应环境方面,比较缓慢,当遇到很陌生的环境,就需要比正常孩子要长得时间。此时如果遇到陌生男性,更加引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和出现恐惧。这种情况出现,使家长感觉上认为是孩子怕陌生男性。所以,家长在判断的时候,要先观察孩子在事前的表现,是否有紧张、局促的表现。 
   
在孩子自身的问题上: 

第一,孩子是性格内向。有些孩子在表现上安静、不喜欢接触人,当遇到其他成年男性,在没有了解之前,会采取一种很谨慎的态度。所以,在表现上,可能很害怕很接近。但孩子的这样反应,并不是一件坏事,也许孩子只是想先远远的观察。此时父母可以不必在意,也不要督促孩子表现出热情来,当孩子完全放松后自然会有改变。 
   
第二,孩子情绪不稳定。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他们容易产生焦虑,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会反应过度。与人交往时,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正常适应。所以,当这样的孩子遇到陌生男子,如果在孩子情绪不好,或对方稍有不如愿的地方,孩子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反应,躲避就是孩子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当然,也比较容易出现发脾气的情况。 
   
第三,孩子的自卑感强。这样的孩子,一般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且过于敏感而对一些信号理解错误。所以,这些孩子会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出”别人对他的厌恶、憎恨,在这种理解下,就因为紧张、害怕,而会拒绝和陌生男子接触。另外,有口吃等身体障碍的孩子,因为跟不上成人的节奏,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第四,孩子的视感问题。小孩子喜欢漂亮的女性和柔和的表情,而一般男性不仅线条比较粗狂,且表情比较严肃,给人不容易接近的感觉,这就容易引起小孩子的恐惧情绪。不过,这种情况往往都是针对0-3岁的婴儿的,和孩子对陌生人的猜疑和认生有关系,是孩子相对正常的表现。只是对大一点的孩子,恐怕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家长在遇到孩子害怕陌生男性的时候,要理解这是孩子的正常情绪反应,不要进一步的加强保护,或批评孩子是“胆小鬼”,或简单粗暴地训斥和责骂。家长要了解他们恐惧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的心理,同时要有耐心帮他们解除。当然,孩子最初采取的对应行为,多是自然反应,家长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成为行为习惯。 
   
另外,父母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害怕陌生男性,父母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没有什么理由要害怕,可对幼小来说,这种恐惧可能是非同小可的。所以,当孩子寻求保护的时候,更多的讲理和解释作用不大,远不如给孩子一些实际支持,比如拥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