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攻略哦,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从基本性质上看,汉教考试决非完全的水平考试,其中汉教理论试卷(以下称卷一)与中国文化试卷(以下称卷三)都属于典型的能力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记忆能力,要求大规模记忆和整体记忆,卷三还特别要求博闻广记(知识面的宽度),而汉语试卷(以下称卷二)近乎水平考试,主要是测试知识的演绎和技能演练水平。

2.从题型上看,试卷属于非标准化试卷,卷一与卷三中解释题与论述题比重比较高(占50%以上),要求考生能抓住实质,微言大义,明显是为了测试知识结构的深度(能够以射题方式应对的当属例外),因此这两卷在测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问题上不够合理,其效度不充分,也证明它决非水平考试。
3.从出题点分布来看,汉办开列的参考书多数无参考价值,有价值的与05年新大纲也驴唇不对马嘴,缺乏对应性,考生不经过研究和整理不知道出题点分布在哪里,不透明性过高,即使是汉语部分,大纲中明列的自主动词、离合词、句群中的关联不当等知识点在参考书中没有体现,卷一与卷三更不必言,卷三尤甚,因此,以为把参考书读透就能通过考试的想法无疑是个美丽的童话。

4.从应试方法上看,毫无疑问,基本的原则策略是:卷一靠死记,卷二靠习题,卷三靠笔记。可以投机的方法是:命题预测法、射题法、时间统筹法、反复记忆法、重点掌握法等,极有投机性。
基于以上认识,鄙人认为,通过汉教考试决非难事,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只要素质足够,投入充分,大约二个月左右就可以通过。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5年汉教能力考试,目标是:(1)在结构分析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汉教考试的规律性特征,以利备考;(2)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备考策略和方法,使考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甚至高分通过考试;本文在结构上采取出题点分析、题型分析和应试策略及方法,附于三大模块之下;本文采用简明纲要式,语言力求简洁明快,不多赘语。

鄙人愿意将自己的心得公开给大家,名为攻略,抛砖引玉。应当说明,鄙人对汉教考试只有十多天的研究,此前并无任何基础(鄙人的专业是计算机和法律),本文仅是一家之言,谨供参考。
鄙人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素质是最强的实力,好为人师且诲人不倦的人才能成为好老师,看汉教理论书象看小说的人才最容易通过考试,立意高远,卧薪尝胆,渊鱼察见,志得意满,愿以此言与同道共勉。
说明在介绍攻略之前,须简单讲明鄙人所创的考试学中的几个基本观念和方法论的概念。

1) 分数为王原则
分数是衡量考试成绩的惟一标准,也是得分的货币单位,不要在不得分的地方下功夫,一切原则和方法都是为了多得分。
2) 真题原则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对真题下苦功。
3) 大小兼顾原则
大题小题兼顾的人能独拔头筹。
4) 得分效率原则
学会写教案只需三天,学通语言学却需三个月,可两者的分数都是20分,因此,宁可学写教案一天,不学语言学二小时,这就是田忌赛马定理的推论。
5) 求高取中原则
立意高远,目标不妨设立得高一些,古人说:求其上者,取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把目标锁定在60分的人,多半不能通过考试。
6) 时间统筹法
在备考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分值高的区域和得分效率高的区域。
7) 反复记忆法
基于Ebinhause的记忆心理学理论,对于需要大规模记忆或整体记忆的材料,只有多次的反复记忆才能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切记:遗忘是为了更好的记忆。
8) 重点掌握法
根据大纲和历年真题及具体科目的重点和可考性高的区域,重点掌握,务必拿下,切记重者恒重,对大纲中新考点,应给予相当重视。
9) 命题预测法
以前考过的再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论述题的题目总是有限的,由此通过排除法可以圈定一个“嫌疑题”范围,此为“涸泽而渔法”;而缩小“嫌疑题”范围,进一步设定重点级别,重点掌握,此为射题法,但不同于传统的押题法。
10) 样本拷贝法
样本模式具有规范性和类推性,因此答论述题和教案题比较合理的方法是记住一个样本,再根据这个样本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类推或扩展。
11) 对比法
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采取对比的方法,可采取列表对比(例如七种教学法流派),区别法(只记住共同点和区别)等具体方法。
之一 汉教理论卷(卷一)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