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情绪指的是一种心理能力,包括喜欢、厌恶、高兴等。情绪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情绪总是依附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情绪外在表现为摔东西、大声喊、咒骂、大笑、哭等。

情绪的外在表现不单单属于孩子,成年人也会出现。每个人天生的气质类型不同,情绪也都会不同。如多血质易发脾气。天生的气质无法改变,但是父母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去帮助孩子疏导。

情绪和行为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有的孩子在高兴的时候,会用打人、大叫的方式来表达,这显然不能被别人接受;而有的孩子在伤心失落的时候,用生气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这恰恰是可以被人接受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家长要教给孩子的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在任何情绪下,表现出来的行为能被别人接受。

甘老师问家长的三个问题:

1.正面情绪让人感觉舒服,负面情绪让人感觉难受,那是不是有负面情绪的人就不好呢?

2.我们接受自己的孩子有负面情绪吗?

3.你是否曾经试图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有负面情绪?

在第一个问题上,家长们都会回答“不是”,第二个问题“接受”,第三个问题“尝试过”,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有负面情绪是家长的失职。这个想法存在误区。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当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父母没有义务对他所有的情绪负责,但是可以作为一个爱他的人,和他一起调试情绪。

甘甜老师教给父母情绪疏导技术,不但可用于孩子身上,和别人相处时同样适用。

1.觉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情绪有变化的时候,要及时觉察。

2.解释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开心、无聊、害怕的时候,都要告诉孩子这个情绪是什么。

3.理解并分担他们的情绪。比如孩子摔倒哭泣的时候,和孩子说:我知道这个很疼,妈妈摔倒的时候也会疼。

4.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两个孩子因抢玩具而打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解决的方法,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商量对策,自己去协商着解决问题。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做出决定。让孩子想出解决方法后就去执行,不要等到下次再做,只有自己做了才是属于自己的。

不是所有的情绪都需要家长去疏导。有些情绪需要孩子自己去调整。介绍几种缓解情绪的方法:

1.冷静角。冷静角不能当成惩罚孩子的地方,在房间里设计一个安静的地方,如窗边,布置要舒适。告诉孩子这个地方可以让人变得冷静,爸爸妈妈要自己先去用,用完再告诉孩子:我觉得好多了。不能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地方,而是需要冷静的时候专用的地方。家长可以在那里陪着孩子,不要有玩具,也不要和孩子说话。

2.情绪垃圾箱。让孩子在生气的时候把东西画下来,不会画的孩子乱画一气都没关系,3岁的宝宝还可以撕报纸,但要告诉孩子只能撕报纸不能撕书。等画完撕完的时候,再把纸团成一团,丢进情绪垃圾箱。这个垃圾箱要做得精致一些,而且告诉孩子不同与别的垃圾箱,这里只能放发泄情绪用的纸,不能丢果皮和烟头。

3.生气袋。如果孩子爱打人咬人,用一个没有图案的枕头,不能用毛绒玩偶,在孩子眼里,玩具玩偶都是有生命的。告诉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去打枕头来出气。

家长注意:

1.冷静角每个家庭都要有。

2.家庭里每个成员都要用。

3.成员在冷静过程中任何人不可以打扰。

4.当孩子选择正确的方式发泄情绪后要强化孩子的行为(肯定、赞赏孩子的选择,自己也利用这些方式)。

家长提问:

Q1:宝宝不高兴时不愿说出来,晚上回顾一整天时才和妈妈说自己的不开心。
A:孩子属于比较害羞的情况。孩子不愿意说是有自己的原因,怕说了也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出来怕遭到家长的取笑,妈妈比较着急地问孩子:你快说啊,你快说啊……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很不舒服,可以带孩子去别的地方,让孩子去冷静冷静。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身份放到和孩子一个位置,不要有居高临下之感。

Q2:两周岁的女宝在不开心的时候喜欢扔玩具,大喊大叫。
A:
宝宝扔的时候就看着她,不要去阻止她。扔完了告诉她要自己捡回去。以后她扔玩具时,也会自己捡回去。3岁之前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是正常的。

Q3: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用冷处理的方式来对待,但是孩子会哭,并且要求妈妈抱。家长该怎么做?
A:孩子在哭的时候,家长不理他,这是忽视而不是冷处理,冷处理是即使孩子在冷静角,家长也可以陪着他,告诉他需要冷静冷静。要求妈妈抱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了,需要妈妈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