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活着就需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于是,人就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如果某些条件缺少了,就会给人造成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并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从而对缺少的东西产生欲望和要求。所以,需要是人内部的一种不均衡状态,表现为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并成为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动力和源泉。而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并进行某种行为活动,此时,活动的动机就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的动机能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以意向、愿望的形式指向对象,并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也可由外部环境条件或人的情绪引起,比如物质、名誉、地位等社会因素。

对于孩子而言,也逃脱不了这样的规律。比如学习,孩子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孩子的学习动机,是要和孩子的实际需要吻合,同时,这些需要也是要维持和保证孩子发展的。既然如此,那让孩子能主动地学习,就有两个方面可以进行引导,一是孩子的内驱力,二是外部环境条件。

人的学习,是需要动机的。简单地说,动机包括兴趣、情绪,以及外部环境条件,例如物质、名誉、地位等社会因素等等。成人学习可能是为了评职称、升职加薪、跳槽换个好工作;而对于孩子而言,尤其是0-6岁的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动机,就是兴趣。所以,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驱力,是天生就有的。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对外在的世界有天然的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模仿、思考、动手等不同的方式,开始了探索世界的旅途。在兴趣的指引下,儿童往往会更加专注,也更容易获得探索和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生活,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而这种学习,很大程度上都是和“玩”相关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生活、学习、玩,是浑然一体、不分彼此的。参见《真正的会玩是一种高级学习》。

只要幼儿对生活现象感兴趣、对玩耍感兴趣,就不会对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从外部环境因素讲,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无外乎是物质刺激、表扬鼓励、荣誉等等,这大概也是许多家长常用的手段。另外,影响动机的外部环境因素还有权利、地位等,由于孩子的社会化还没有完成,尚不能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吸引。参见《最难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玩》。

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一是幼儿期的孩子本来对物质需求就是有限的,二是若总采用物质刺激,那下次就需要更高的物质刺激,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孩子也终将变得“唯利是图”。家长所能提供的物质级别终究会有一个头,等到有一天你给的物质不能满足孩子欲望时,孩子就会丧失学习动力。所以,物质刺激引发的学习动机不能持久,成就感也很短暂。参见《教养坏习惯:孩子学习和物质挂钩》。

其实很多家长用物质奖励来“诱惑”孩子学习,原因可能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父母因为从小成长和学习经历,自己就不认为学习是值得享受的事情,也不相信孩子可以充满热情的投入学习;第二,父母深信“玩物丧志”,所有与学习和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都被判定是无用、无益的;第三,家长主观的把生活、玩与学习割裂开来,孩子不得不被逼着在“玩”和“学习”中作选择。这就相当于让你选择加班工作还是出门旅游,结果不言而喻。第四,怀有这种心态和认识的家长,作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他们自己都不能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和评价,以及产生学习的愉悦感,那孩子就更不可能主动享受学习。

家长应当首先相信,恰当的“玩”,本身就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把教育和玩耍严格对立起来。游戏就是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在良好情绪的引导下,认识到“等于玩的学习”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并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把应该掌握的认知进行内化。

至于表扬、赞美,和荣誉,从狭义上讲,也和物质刺激一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孩子的学习,但若频繁地使用,就需要比上一次更大的表扬和荣誉,可这些也是有限的。而且越往后,就越容易流于形式,变成为了表扬而表扬,而孩子也终将不再满足这种虚假的表扬和荣誉。所以,单纯使用这些教育工具,有效但难于维持孩子高的刺激度。参见《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表扬?》、《例说对孩子的高难度表扬》。

婴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就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认知。他们充满探索精神,对什么新鲜的东西都有很强的兴趣。这种心理倾向对孩子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所以,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探索精神,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孩子大量接触新鲜事物,并巧妙地在玩中加入学习因素。

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以直接经验学习为主,这种通过大量感知觉的学习模式,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也会令他们记忆深刻。同时,直接经验率将会极大的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和学习的效率,远远胜过填鸭式的认知学习。家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把教育和玩耍严格对立起来,让孩子认识到“等于玩的学习”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并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把应该掌握的认知进行内化。参见《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发散性思维》。

积极的情绪会推动孩子去学习。求知,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若孩子将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当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家长经常逼迫孩子学习,或利用物质引诱,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学习是乏味、无趣的、不值得享受的。所以,家长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但好奇心并不等同于兴趣。对于幼儿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通过感官、动作、言语来探究,并通过这些探究行为,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在这个从未知到已知的消除问号的学习过程,好奇心自然也变成孩子兴趣。若父母忽略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直接把孩子的兴趣扼杀在摇篮里,而失去兴趣的孩子,也就无从自主、自发的探究未知世界,更谈不上享受探索所带来的新鲜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了。参见《案例分析:怎么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正是由于孩子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兴趣极为广泛,这也为其家庭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契机,家长总能从某个点进行切入。所以,家长不要担心孩子没有兴趣和好奇心,而是要想到如何去发现,并想办法进行调动兴趣。这样孩子就会积极地去接触、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开展对应的兴趣活动,以及注意探索未知的奥秘。

当然,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会使他们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如果家长能让兴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这就为其学习提供长久的动力。所以,兴趣,实际上是最好的老师和动力,是自己本身对所学的东西感到强烈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寓教于乐,把学习变成游戏、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