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很关心2个问题,一个是性别,一个是体重。当知道这两个数据以后,就感觉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也踏实了许多。因为我知道孩子是正常的,符合新生儿的各项标准,自然心满意足了。

其后,看着柔弱的孩子,被月嫂三下五除二的解决“问题”,生怕孩子被伤害了。但没有过多久,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我就明白她为什么这样“粗暴”了。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弱小,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且由于动物的本能,使其能面对各种环境,并使自己生存下来。所以,对孩子“随意”一点,反而是较好的。

当孩子稍微大一点,我井中月也未能免俗地经常量其身高、体重,然后对照成长量表,生怕孩子发育不好。超过标准时兴高采烈,而低于标准时,就想是否是给孩子吃的不足,或是要补充一点别的东西。这种欢喜和焦虑的交替,非养育孩子的父母不能体会。可是,有一天好像顿悟一样,我瞎操心这些育儿指标或量表干什么,真是闲的慌!参见《教养坏习惯:照着育儿书养孩子》。

孩子的生长,按照统计学的概念,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指标的,但未必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这就像有朋友的心脏是长在右边的,难道说这些人都不正常?对婴幼儿来说,某个阶段在某个方面超出平均值,或低于平均值是非常合理的现象。而参照量表和某些指标,只是看你的孩子是否和抹平的均值有多少差异而已,没有必要关注一时的得失。

育儿多参考指标的父母,多少是有一点不自信的体现,或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过其他同龄人。不能否认,是父母都在内心中,希望孩子能比别的孩子有较多的竞争优势,但看待孩子,不能只看几个指标的,需要综合地看。比如,婴儿阶段父母最关心的是身高、体重量表,生怕孩子低于平均数,其心态几乎和我井中月最初一样。参见《科学育儿,别被专家闪了腰》。

孩子由于先天情况有差异,来自父母的遗传信息也不一样,所以在某个阶段的生长,就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某阶段孩子的身高低于该年龄段的平均数,这可能是孩子这个阶段发育正好属于统计学上的小概率,即相对缓慢,或由于孩子在此时把营养都用于其他发育方面。比如,孩子体重超过了均值,而身高略低,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父母看到孩子某个指标未到达标准值,也无需过分着急。看指标千万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要把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综合起来看。在这点上,和看待童年期孩子一样,此时孩子必然有各种毛病,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长处,只关注孩子的毛病,必然孩子是一无是处,且令人反感。但实际上,从一个综合观察的角度看,孩子不仅是正常的,甚至还是优秀的!参见《案例分析:孩子的注意力几乎都没有问题》。

同时,对待孩子也不能总以静态的眼光来看,而是要根据一个阶段的发展来判断。比如,2岁女孩身高82厘米,低于同年龄段的孩子下限1厘米,但家长根据最近3个月的生长记录看,孩子身高长了近4厘米,这不仅说明孩子一点问题没有,反而是孩子的发育超过了正常情况。道理也非常简单,因为孩子从21个月到2岁,平均身高应该增加3厘米。

对目前流行的各种量表和标准,父母不能奉为圣旨和律令。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正常,绝不是几个指标就可以代表的,毕竟孩子是一个有智力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父母该丢人的时候就“丢”丢人,丢才是不丢,呵呵。我井中月非常反对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横向对比,也只有放弃这些做法,才能是自己从另外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同时也减轻自己的焦虑。

当然,当孩子在许多方面都落后同龄孩子的时候,家长才有可能去考虑孩子本身和养育的问题。比如,孩子身高、体重、智力、反应、健康、语言等诸多角度,都比同龄孩子差了许多,请教医生是对的。但若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就不需要担心过度,因为这些孩子可能只是目前发育相对缓慢,或根本就是由于情绪问题没有解决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参见《婴儿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在这里,我顺便提一下孩子的智力测量。目前对孩子的智力测定,尚没有一个很完美的测量量表,主观性较强,且由于常模、信度和效度,以及主测试人的水平差异,也会造成结果的偏差。比如,智力测试中,有一些通过图形进行逻辑推理的,如果孩子不属于标准常模,即以往从来就没有接触这些东西,或孩子不喜欢主测试人,最后的测量结果偏差很大。

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也是如此的,也不能只看单一的方面和能力。比如,最近网上比较流传的美国孩子家务清单,说9-24个月的孩子自己扔尿布,2-3岁的孩子要扔垃圾、整理玩具,等等。这个标准先不说是否科学和合理,如果只知道“拿来”而不会思考,则会“害”死孩子的!实际上,父母要想的是,为什么国外的父母要让孩子做家务。参见《让孩子痴迷“家务活”游戏》。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着急可以理解,但只知道“补”就可能违背发展规律。每个孩子的发展道路是有区别的,多等待孩子一阵不是坏事,今天孩子数学差一点,未必明天还是差。假设父母“窝心”想尽一切办法督促孩子,就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无数压力。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使家长的愿望远离预期,甚至是适得其反。参见《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喜欢做作业》。

所以,看待孩子的学习,也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学习本来就是贯通的,没有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存在,给孩子一份自由,多发现他们的长处,孩子在自信心的引导下,自然就会带动其他方面。当然,做父母的,如果能在孩子各种指标的指引下,避免犯不应该犯的教育错误,对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