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渐成的应用性学科,历史尚短, 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对外汉语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学科建设发展的讨论,始终围绕着处理语言形式与功能、语言和社会关系进行。但长期以来,汉语言教学受乔姆斯基学派的影响较深,较多地囿于语法、句型结构的分析,将语言抽象于社会生活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也促使语言教学界重新思考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认知语言学从语义向语用层面的拓展研究,海姆斯“交际能力”的观点,使语言教学有了新的定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只是语言功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它还被赋予了更丰富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的显性、隐性、明示、暗示意义都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语言的“交际功能”成为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认知语用学的研究,以及海姆斯“交际能力”观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自觉与不自觉的意识,也由于汉语言习得者多层次、专业化汉语学习的需求,推动了专业院校对对外汉语课程建设的思考。作为专业汉语课程的对外商务汉语,其课程建设已成为迫切的任务,如何以语言形式功能为基础,研究它们与社会文化、商务活动之间的关系,认知对外商务汉语语用及其教学策略,对促进和完善对外商务汉语的学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对外商务汉语的语用现象

对外商务汉语作为一门专业汉语课程,从课程开设目的来看,要解决的主要是语言习得者在商务环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亦即海姆斯所说的“交际能力”,课程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处理好语言和商务的关系,使语言习得者更快更有效地认知语言在商务环境中的特殊地位,并正确、得体地解读和运用语言。但语言本质上是模糊的,语用总是不能完全表达语用者的思想或意图,不仅是词语和句子决定了说话人的意思,听话人的理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换言之,语言交际双方共同创造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语言表意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上的词义模糊和句子层面上的句义模糊。语言的模糊从另一层面上决定了语言使用者在语用时必须根据语境,推导话语的含义,语言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能明晰的;但商务汉语作为职业交际,关涉到利益,它的语用目的规定着词义、句义的尽可能明晰、准确,这使商务汉语的教学陷入相对矛盾的境地,也促使商务汉语教学在词义、句义和语境关系上必须作出思考。

(一)商务汉语中的词义、句义和语境

对外商务汉语的专业性主要体现为语言和商务的结合,语用受商务目的的制约,以陈述观点、提出质疑、表达愿望要求为语用主体的诉求。语言行为者依据语境来推导词和句的意义。作为普通汉语下位概念的商务汉语,其语用一方面要遵循普通汉语的语言规律,另一方面要呈现其职业交际语用的特殊性。商务汉语所力求的意义的唯一性,对普通汉语言言语行为中词义的约定形成了商务语境中的约束。它既表现为词义内涵的收缩,多义现象的排斥,又表现为外延的扩张而更趋于模糊性。一般情况下,在商务活动中的判定、陈述、质疑及要求等诉求阶段,词义的指向表现为言语行为者的逻辑演绎,要求的是词义在表达中的准确,也就是说,在词语多义的约定性上,商务汉语词义选择的是单一;同样,由于商务汉语语境的要求,言语行为者在商务利益关涉较少的情况下,商务汉语词义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会表现得较为活跃,词语的多义使言语的表达更为机智,其“意在言外”的语用目的也更为彰显,“以言行事成分通过语用的评述, 来确定表达内容的实际意义。”商务汉语的词义在语境中得到补充,为言语行为者“以言行事”奠定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商务汉语词义首先依据于普通汉语词语的所有含义总合,但它又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复杂整体,一个词往往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含义,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改变含义。

在商务汉语语用中,词义在语境中得到补充和修正,其目的是为了表意的正确性,词义的修正和补充源于语境。而句义的表达则更多地依赖于语境。语境对句子意义的选择,其一,依赖于对句子功能类型的选择。句子功能类型主要是指句子的外部类型,即句子作为一个交际单位时的类型。普通汉语通常将句子的功能类型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四种。而在商务汉语中,句子功能类型的语用现象较为集中,以陈述句、疑问句的使用频率为多;其二,依赖于对句子结构的选择,由于商务汉语是基于普通汉语,为了表意的精确,多项定语、多项状语的使用比较频繁,单句结构多以长句形式出现。从这些语用现象来看,商务汉语的句义更追求缜密,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在商务汉语的语用行为中,语言的语法功能与社会能力力求趋于对应。

商务汉语的语用行为都基于语境的支持,商务活动的利益追求构成了商务汉语语用的目的和特殊语境。语言与语境的关联构成了对商务用语表义和理解的基础。商务汉语不仅仅指构成言语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围绕某个商务活动主题而言的一个言语信息系统,而且是语用功能的动态体现,随着商务活动过程客观情境以及言语双方思想感情变化而变化,包含着言语行为者双方的特定的具体环境,比如时间、地点、场合、身份地位、心理因素、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以及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和各种与语言方式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这种话题语境和词外语境是商务汉语语境的重要组成。话题语境以商务活动的主体为纲,而词外语境则对语言符号进行干涉,亦即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对言语表意的干涉。商务汉语语境因素的多层次、多形态、多方面,是商务汉语语用行为中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 它关联到言语表述的正确和得体。

(二)作为明示交际的商务汉语的语用制约

商务汉语语用行为在关涉各自利益中进行,任何一方既要将自己的观点、疑问、要求等明确地传递给对方,又要从对方言语信息中关联、认知对方言语信息的真实含义,并以此围绕商务话题的认知语境假设的互相改变,以期达到双方利益的共赢,而这体现了商务汉语语用双方的交际原则:“明示———推理”。所谓“明示”,“就是发话人向对方明确显示自己有明确表示某种意图的一种行为”,而“推理”,“即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明示语义信息(即字面意义)去推导对方的交际意图”。这是商务活动在言语表达中的最根本的特征。明示有两种意图,它包含信息意图,即向对方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它可以帮助受话者明白一系列的言语的真实含义和语境的假设;它还包括交际意图,是让受话者明白发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商务活动的语用行为离不开明示,但明示只表达一方的意图,交际中另一方则必须根据对方所给的信息意图,推理所传递的信息意图的含义,并传递出自己明确的信息意图,明示和推理之间存在着所指和理据的复杂关系,明示的信息意图是推理的依据,通过发话者的示意,受话者才会获得一定的信息,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Seperber 和Wilson 的“明示———推理”的观点很精辟地揭示了商务汉语语用行为中的关键点。如:《国际商务汉语》中的一段言语交际:

亚当森:首先请报10 万件棉织男夹克的离岸价。
史霞:很高兴向您报棉织男夹克的实盘:棉织男夹克10 万件,每件25 美元,天津新港船上交货,即期信用证付款。
亚当森:坦率地说,这个价格不算太好,我们手头有不少的供货商———包括你们中国的一些供货商的报价。相比之下,你们的偏高,这样的价格我们肯定接受不了。
史霞:那可能是稍早一些时候的报价,目前国际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价格不断攀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用工费用不断上涨,扣子等辅料涨得厉害。我们同时向其他客户的报价每件高出了2美元。我们的这个报价3天内有效,过期我们就要报给别的客户,因为我们的价格是很有竞争力的。
亚当森:能谈谈男夹克的质量标准吗?

对话中的亚当森在明示了自己对价格的意愿后,史霞推理并明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以亚当森的话题转换,表达了对价格的初步认可。

明示———推理交际在语用上用复杂的理据关系,将商务汉语言语行为受话者的双方联系起来,发话者通过明示向受话者展示意图,从而为受话者提供推理的依据;而受话者必须根据发话者的明示行为,再结合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如上例中以“我们的这个报价3天内有效, ”这句话来达到语用双方的新的认知、明示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