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语言的普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探索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个前提决定了二方面的事情:一是汉语言普及的速度;二是汉语言普及的广度。

思考一:争取宣传上的舆论优势与事实上的发展现状,孰轻孰重?

如果在Google或百度中输入“对外汉语”,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从几年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对外汉语”是个什么“新品种”到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设“对外汉语”相关专业再到铺天盖地的相关资讯纷至沓来,对外汉语教育事业50余年的星星之火,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燎原之势可以形容为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宣传上的工作确为这一事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基础。但与此同时,一个存在的事实是:对外汉语“温”在海外,却“热”在内。下面一组对比数据说明了这一问题:
数据一:以Google为搜索引擎,分别以“对外汉语”和“TCFL”为搜索关键词进行对比,其结果如下:
Results 1 - 10 of about 91,900 for TCFL
Results 1 - 10 of about 2,130,000 for 对外汉语

这种外“温”内“热”的现象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对外汉语专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但有拔苗助长之风;专业教育人数的急剧增长与社会实际需求逐渐脱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步调出现了不协调现象。经济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直线式上升,而教育水平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教育行为本身趋向独立于社会供求变化链条之外。

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真正发展并逐渐成为所谓“热门专业”不过是几年间的事情。专业成熟度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以拥有可以引导专业发展的“软资源”成熟程度决定的。从目前国内的“外汉”专业来看,总体存在着专业定位不准确、缺乏严格的从业标准等问题。对“外汉”专业进行简单的公式化操作。所谓“外汉”正逐渐演变成“外语+汉语”的杂交品种。而中文系与外语系是传统人文科学的科目,于是在对外汉语专业建设上由于缺乏认识以及社会舆论导向,外汉专业有“跃进”的倾向,尽管这也是一种汉语推广战略上的思考,但这些教育产品在输向社会的环节中有“洪水涌进,细水流出”的现象存在。而在海外,对国内这一专业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从汉语志愿者的选拔及派出工作中可以看出,志愿教师输入国的相关人员普遍将参与者的“英语水平高低”作为主要因素之一。当然这是一种语言推广中的必经环节之一。纵观西方国家的英语推广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英语言需求国也经历了从“是英语为母语者就可教英语”的认识到“具有从事英语教学能力的母语者才可教英语”这样一条路。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矛盾的问题,还需要长时间才能解决,但教育应本着“教会学生学会生存”的理念,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需要的前提下做好从校园到社会的衔接工作,必竟投放于社会的教育产品无法找到足够的时间和场所来接受 “再加工”。

思考二:精品教材或经典教材的“打造”:与实现多元化教材发展路线矛盾吗?

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繁荣引起了相关产业链条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在2004年,对外汉语教材就已达400余种。教材不仅风格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而且还进行了市场细分化,包括为适合短期、中长期学习的各种教辅材料在内的,以针对不同学习目的进行编写的汉语相关教材(总体而言,教材并不指教科书)基本上满足了汉语学习者的需求。这些教材整体而言多数为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而编,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及其研究和发展程度使语言对比工作更适合于多数从事相关教育行业的教育者“轻装上阵”。普遍的教材编写人员其第二外语为英语,思维定势以及专业熟悉程度上更使其出发点定位在以英语母语者为假想学习对象进行汉语教材的编写。此外,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之一更适宜于更广泛的学习者接受。但在实际的海外汉语市场需要的研究和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地缘和文化原因的存在,亚洲国家比较而言是目前真正“汉语热”的国家。在一项调查中的数据表明(在本人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有相关数据),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其它国家,但市场上针对母语为韩国语的学习者编写的教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根据市场营销的理论来看,欧美国家是实行点阵式开发的相对空白区域。相对空白区域是指受汉语学习者数量影响,可以继续大力发展和进行开拓的市场空间。

从美国目前的情况看,华人聚集的地区较容易进行汉语的传播与推广,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岸。另外,存在着“散户自学”与“集中学习”的两种特点。汉语在西方成为“优势语言”的难度在于西方人普遍观念还是将语言学习当成一种工具学科来看待,语言学科的工具性较专业性而言更为突出,因此,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辅修语言的方式受到普遍的认同。这里有一个实例就是在我个人从事汉语推广的高中里,有几位十分具有语言天赋的学生汉语学习能力很强,但在我的了解中,他们几乎全部的意向是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中选取专业性较强的科目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希望能继续学习语言。在我结识的可以讲汉语的美国人中,绝大多数专业并不是汉语。在了解这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教材编写的“自学性”应该是一种迎合学习者心理需要的编写思路,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学习形式多样化以符合不同学习者需要的教材编写思路应该可以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美国大学中开设汉语专业的越来越多,这对汉语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选择教材难”问题的方式之一是要打造一些“精品”或“经典”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自学功用”而且也应该实现教材更具“本土化”的特色。科学的语言学习心理应该是建立在“熟知与未知”相结合的基础上,关于“本土化”的问题会有单独的思考,此处并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精品或经典”教材不光只是内容精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包装和推广的商业化运作问题。因此看来,教材的“精品或经典”与多元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是以人才培养的“T”字型模式相近的一种过程。

思考三:是否应该实现教材推广的商业化运作与建立品牌经营的理念?

“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口碑式推广方式只能适合于从前的中国社会。拿美国为例,这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传统的宣传和推销方式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教材推广还应该具有“品牌”的观念,实现产品形式的多样化。

形式多样化不应该只局限于“卖什么吆喝什么”,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应该学会“挂羊头卖狗肉”。简单的例子就是麦当劳与肯德基的经营之道貌似以快餐商品占领中国市场,但在基商业自述的书中就曾提到其实际经营的不仅是快餐产品,更是地产生意。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在中国较繁荣的都市中较繁荣的黄金地段中都有他们的影子,这就是他们海外商业运作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黄色的M型拱门和红色的门面利用了最合理的VI 设计理念,使其深入人心,这就是品牌。再如专业生产MP3的 ipod 公司,它们已重新定义了什么是音乐,这种力量就是巨大的品牌效应带来的商业价值。年轻人想到音乐就想到ipod,想到ipod就想到音乐。

在语言推广领域杰出的英语教育产品就是亚历山大的经典英文教材“新概念英语”。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可以轻易的背出一点其中的段落,经久不衰,新概念已经不只是教材,它逐渐成为一种品牌和深入人心的英语代言者,而除了教材本身经典以外,它的推广商业化模式一样值得我们学习。当然,经典的东西首先要满足时间的先决条件,所以打造一种或几种好的汉语教材也需要时间这一问题,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旁敲侧击”学会“挂羊头卖狗肉”,这也是一种战略上的思考。例如,与汉语相关的一系列商品都应该逐步推向市场。汉语是门古老的语言,它的魅力在于充满了无限神秘和其内蕴含着千年文化变迁的脉络,就像古老的玛雅文化。这十分符合美国人的探索欲望和崇尚个性独立的民族性格。纹身在美国社会十分流行,其中不少人着迷于中国的汉字,汉字已经成为一种标榜特立独行的标志。我的美国同事就曾兴致冲冲的跑来让我翻译一句话并将汉字纹在腰间。因此,教材推广的商业化和品牌经营应该是全方位立体的推广模式。汉语教材不仅要实现“色彩斑斓”,注重包装,而且相应的汉字文化产品,如T恤,标志性的文化图案等等都应成为汉语及中华文化推广的一部分。

思考四:海外汉语教材编写应该“中国化“还是“本土化”?

一个较有名的汉语推广网站叫 Chinesepod ()近年来在海内外都较具影响力,其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内容广泛,兼顾了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这一点在汉语教材的推广上值得借鉴,因此教材编写上也应该走国际化道路,编写人员上不仅要实现“中西合壁” 还要在理论与实践上寻找最佳结合点。汉语研究专家不一定会是教学专家,尤其真正了解海外汉语教学特点的主要还是来自于一线的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育人员。

以美国为例,移民国家的特点就是文化上的大杂烩,调理出适合西方人口味的中国文化及语言内容也许会更适合于教材的推广与传播。以在美的中国餐馆而言,美国人喜欢的或受其欢迎的往往是中国人觉得不地道的饭菜,这就是适应市场改良后的结果。又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对于中国人而言一定是在中国的最好吃,美国的这些快餐怎么也不能让我吃出想要的味道,其实教育产品是一样的道理。目前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大都以中国人的思维和文化背景为无意识的潜规则进行编写,如中高级的汉语课文内容上都选取传统的名家作品为主要题材,这样做的问题在于,选取的同时也已经将其包含的深层次文化背景强加于学习者,这样做并不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科学的研究表明,对某一知识背景熟悉或了解的语言材料更具有趣味性和容易获得学习过程的成就感,并进一步提高理解程度,因此合理并适当安排这些知识内容上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比例应该是在教材编写中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寻找已知和未知的黄金分割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增强知识的适用性,实用性,注意语言的工具性的教材应该会更受学习者的欢迎。

思考五: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何得其所?

教育产品同样应该具有“品牌”观念。品牌就是生命 ,品牌就是效益。教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绝不应“偷工减料”。外汉专业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产品”生产过程,一方面来自于缺乏严格的职业或行业标准。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职业的行业标准。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谦虚传统美德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人彼此相见,无论是不是从事教师的行业都喜欢称“老师”,这就是传统观念在文化习俗上的表现,而在美国“教师”的头衔是不能被泛化的,也就是说他们有着严格的从业标准或行业标准。当然文化的东西不能以人力改之,但在现代社会应该有这种教育理念。因此说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汉语教师,进一步的讲,从外汉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它应该有着更高的从业要求。这同时又与目前需要大力推广汉语和符合社会需要相矛盾,但我们是否能以牺牲“产品”的质量关来换取一时的繁荣景向呢?也许理论上的答案是否定的,但会是现实需要的。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目前的汉语教师队伍人员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实实在在的现状。以从事对外汉语的名义实现出国途径的想法还是广泛存在的,在07年的对外汉语志愿者教师中,所谓“科班出身”的外汉占有极少的比例,而真正的门“外汉”倒是占领了海外汉语教育的市场。这些教师中除了是中国人这一点以及满足选拔的基本条件外,是否真的符合输出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推敲。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科班的一定符合要求,非专业的一定不符合要求,而是说我们的选拔标准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在输出的教师中的确存在着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相关教育知识的情况。那么,那些专业的外汉毕业生门都奔向哪里了呢?他们中的或者迷茫在这条专业的道路上,无处可归,或者学了鲁迅“弃医从文”,转行干了其它的专业,还有一部分通过民间的教育组织,怯怯生生成了国外私人汉语教育机构的廉价雇员,为了谋求职业上的发展和汉语教育的伟大事业艰难的前行着。回头看国内外汉专业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专业标准等一系列内容,目前似乎还在探索中前行,缺乏坚实的专业培养基础。这一专业需要大量的一线教学信息,实事求是的海外的教育现状,报喜更报忧,会更好的服务于这一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