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月谈孩子教育: 照着育儿书养孩子

现今世界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仅每年出版的育儿书就汗牛充栋。这不能不说是初当父母的福分,因为不少年轻的父母,不是没有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如何做父母,就是许多育儿理念需要更新。所以,边学习边做父母的情况就出现了。

我有许多朋友,在生孩子前让我推荐育儿书籍,我说世面上的育儿书,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随便买几本就可以。可选书这些都是小问题,差异只在作者是否有名、文字是否晦涩、内容是否齐全等等,但不管是哪本书,最大问题是你将如何去读这些书!看小说,可以粗略翻看和不加思考,只当消遣。而读育儿书,如果不带着思考去看,不如不读。

我曾经去过一个人家,他们夫妻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买了大量育儿方面的书来看,在其书架上堆满了各种育儿书籍,已经接近百本,几乎可以开一个小型图书馆了。不能不说这对夫妻是很下功夫的人,有许多书籍上都有注解和标记,还有些技巧和方法被背德滚瓜烂熟,好多细节我都没有听说过。可是,难道孩子出生后,就按照这些方式来养孩子?

父母通过育儿书来学习做父母,这是很值得提倡的。可问题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书上说的方法只是通用的模式,或是一种大概率的情况。假设家长不带着一种思考的眼光去看这些育儿书籍,并在观察自己的孩子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还比如不看这些育儿书籍,以免造成更多的问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完全对孩子放手,或按照正确的育儿理念来因地制宜地进行因材施教,孩子才能获得很好的成长。但是,假设不懂正确的育儿理念,或不知道变化和照本宣科,死按书本的结局就是家长纯粹在赌概率,赌你的孩子和写书人的孩子在性格、人格等各方面都一样。但既然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也一定没有相同的孩子。

不少新父母将育儿书奉为“圣典”,认为书是专家写的,内容无可置疑,于是生搬硬套,结果完全把孩子当成育儿书的实验品。其实,育儿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盲目对照、生搬硬套,有时会适得其反。所以,家长一定要辩证地对待书上的育儿知识,多结合自己孩子进行思考分析,摸索出真正适合孩子的操作方法。

正确对待育儿书,应该有这样的心思:

第一,看育儿书要学“法”不学“术”。每本育儿书,都有其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往往比较晦涩,于是许多作者为了能说明清楚,往往会举出很多的实例来说明。可是,家长往往忽视理论而直接看实例,以为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但这些做法,只是学到了一点技巧而已,当场景和条件变化,家长使用后感觉没有效果,就说育儿书说的方法不对,或是太难操作。

比如,我前几天写了一篇《让孩子记住“妈妈的味道”》,主要的意思是说,当孩子进入幼儿期和童年期以后,甚至是孩子成年后,他们会不会记住“妈妈的味道”。所以,妈妈应该在有时间的时候,为孩子钻研一道“妈妈牌”美食。但这不不意味着妈妈必须天天下厨房,也不是要求妈妈成为烹调高手。因为,爱的体现形式,可以有成百上千种,做饭只是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明白你的爱,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第二,看育儿书要以孩子为本。对于婴幼儿,只要孩子吃、睡正常,身体健康和发育良好,就没有必要非要按照书上说的去做。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再符合标准也会有差异出现。孩子在生存上,是有其动物本能的,家长只要在尊重孩子和认同情绪的基础上,孩子没有压力都能按照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行生长。

比如,许多育儿书都说孩子要有一定的进食量,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吃一点。但孩子每天到底要吃多少,则需要根据孩子的满足情绪来判断了。不能参照书上说的定量是多少就给孩子多少,因为每个孩子的食量、消化能力、生长速度、每日运动量都不相同,且各种饭菜所含的热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按照书上的量去喂,孩子未必是合适的和能保证生长所需的。

第三,不要太苛求育儿书上的标准。养孩子是不能以育儿书为标准的,过分认真地按照书上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反而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一般情况下,育儿书上的标准都是说的较常规的情况,不仅排除了大量的特例,而且这些标准是和环境、教养方式、饮食条件有很强的关联。只要孩子绝大多数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有几个指标落后也是很正常的。

比如,许多育儿书都说孩子8-9个月就会爬了,如果自己的孩子到时候还不会爬,家长就着急了,不是怀疑孩子是否缺钙,就是想孩子可能有侏儒症。其实,孩子晚1-2个月才会爬也是很正常的,况且孩子不会爬,也和家长是否给孩子机会练习、是否穿得多或衣服不合身等因素相关。所以,每个孩子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但大趋势是一样的。

第四,参照育儿书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在许多育儿书中,谈论孩子的问题,都是根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描述的,作者认为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场景和时代不同,很可能只成为影响因素之一,而非主要的了。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实际情况,来仔细分析孩子的表现,依照育儿书的理念进行假设、验证,不能直接按照书本上的做法去做。所以,有可能会出现一本书一种说法的,但这确实是谁都没有说错。

比如,许多育儿书都说玩电子游戏也是有许多的好处的,比如益智类的电子游戏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以及协调手和眼睛的配合能力,可以使人放松等。可问题是,当孩子真的游戏上瘾怎么办?你只靠在家庭中禁止?在一个法制国家,如果说游戏厅不运行孩子进入,那孩子真的在家外是没有地方可玩的。可如今的环境,你相信有这样的游戏厅?所以,既然不能控制环境,那学龄前的孩子坚决不能玩电子游戏,小学后也建议不玩,到初中可以适当放开,但条件是孩子真正有自制力和界线!

第五,不能生搬硬套育儿书的做法。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某种素质,是可以有许多方法可以采用的,未必按照育儿书中的方法。另外,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父母最好的做法是掌握正确的育儿理念,然后从实践中摸索出孩子的规律、特点和个性,反过来再参照育儿理论,修正自己实践上的偏差。

比如,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气质。如果某本书说孩子学钢琴,对提高孩子的素质和修养非常有帮助,于是你就让孩子也去学钢琴。但是,有的孩子喜欢读书,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舞蹈,等等。这些孩子喜欢的东西,都可以帮助孩子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那为什么不选择孩子喜欢的、且时间利用率最高、费用最低的项目?

第六,读育儿书一定要思考。教育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如果父母只知道按照书本来做,而完全不加以分析和思考,这书还不如不读。孩子的许多问题,表象几乎是一样的,但背后的原因却千差万别。家长套用有许多成功案例的方法,哪怕是身边就有成功的经验,但适合别人的孩子,未必适合你的孩子。不解决孩子问题表象背后的原因,基本会疲于奔命地总在应付孩子的问题。

比如,针对孩子的发脾气,是有一套技巧的,但是就算家长做的再好,也只是解决了当前的“窘境”,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所以,家长就需要思考,自己孩子到底是为什么会发脾气,他们的要求是否合理,同时也要考虑自己是否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父母才可以与孩子共同进步。  

所以,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会有着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因此,读育儿书并不意味着照本宣科的,也不能把他们当成自己教育的实验品。从育儿书中获得一些经验,是非常积极的做法,但育儿方法还应该灵活掌握。这也是帮助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能够及时发现、辨别和正确引导。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地发挥孩子的优势,避免走进儿童教育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