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新加坡留学的成都人马华卿过得很特别。他回到了家乡,陪在瑞士留学多年的朋友冯琰体验了一盘成都地铁和快铁,作为地陪一路介绍成都的风土人情。

面对成都地铁、快铁的硬件配置和服务,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一路用微博直播行程。但对语音报站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两人不约而同提出了意见。

去年,马华卿曾对家乡公交站的“中式英语”现象提出意见。遗憾的是,在这次给冯琰作地陪的过程中,两人再次发现了中式英语。

冯琰说,相比上海公交站的标准化英语翻译,成都的公交站有不少以汉语拼音替代英文翻译的站牌,另外同一个地名也出现了不同的翻译,容易让外国朋友搞不清楚。

在成都地铁站,他们也拍下了几张典型的中式英语路牌。“例如,‘摩尔百盛’在地铁站的翻译是'mole of Parkson',直译成中文是‘百盛的一个痣’。”冯琰说,“'mole'可能是‘摩尔’的音译,但在外国人看来,就会理解成‘痣’。”

两人还发现,1号线上“孵化园”的英文翻译"Incubation Park"太过直白,外国人一看会联想到母鸡孵蛋的行为,而不是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意思,实际上翻译成"Incubase"更为恰当,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翻译。

对国内不少城市的中式英语现象,冯琰关注已久。他说,对成都交通枢纽的中式英语,他也特别留心,拍下了照片,希望能促进国内城市对这块软服务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