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季渐渐来临,各大招聘会上涌动着越来越多的归国留学生求职的身影,个别人甚至面临着求职难和水土不服的尴尬境地,海归演化成了“海待”。留学生们回国求职一定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注意专业和心态。

专业不匹配:求职受阻重回炉

回国前,留学生们大多信心十足,认为海外留学的经历足以谋取好的职位。大多数同学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在一家中型企业工作,月薪说得过去就可以了。

招聘方一开始对大家的留学身份表示兴趣,可一旦涉及到工作经验和国内工作方式等细节问题,大部分刚毕业的留学生们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留学生们要仔细研究招聘企业对岗位要求的条款,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年轻是资本,欠缺经验是软肋。大家不要盲目求职,考该考的国内证书,积攒工作经验。

水土不服:业绩欠佳被辞退

金九银十,本是求职的大好时机,可有些留学生宁愿宅在家中,过着“啃老”的生活。

部分留学生出国的目的就是“镀金”,开阔视野,占领“国际人”的先机,因此,一拿到毕业证书,便回到国内找工作。尽管这些留学生们没有过多的工作经验,但在求职时,却也遇到一些不错的工作机会。

留学生活,让这部分留学生们变得非常独立,十分注重个人空间。他们认为,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我空间,不该彼此过问。这些“洋派作风”,让他们在公司显得非常孤立,很少跟直属上次汇报工作。

一方面自己业务能力还有所欠缺欠缺,另一方面不及时汇报,得不到公司的支持,更导致业绩欠佳,丢了工作。

定位过高:几经周折无收获

一些留学生有着名校高学历,丰富的职业经验积累,定位在高端,而求职受挫,不得不开始重新反思职业定位。

一些活跃的留学生同学在国外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练就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学会了跟各国人打交道,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基础。 

这部分留学生同学首先定位在一线城市,在乎薪水和发展前景,甚至应聘的岗位跨度也很大。他们的的期望值是,中高层职位,月薪至少在一万元。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寻找,留学生们发现一个纠结的问题,一线城市尽管机会多,但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而自身定位有很多的“泡沫”。有留学生表示:“我现在不会刻意追求表面上的高职高薪,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稳扎稳打,多方兼顾才是必需的。”

“海归”求职:心态和专业都很重要

目前“海归”就业难有三大原因:一是人才结构失衡,包括专业、学历、地区、能力、个性结构等方面;二是观念待调整,包括“海归”择业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两方面;三是政府投入,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配置能力、就业投入以及信息沟通方面仍存不足。

 “海归”在就业竞争中也有很多优势,关键是调整好就业心态,要多了解国内的人力资源薪酬行情,要给自己三年、五年的职业规划,就业时更看重发展空间和潜力,而不是短期的眼前利益。

“海归”求职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是行政类和国际贸易类,竞争最不激烈的职位是技术或产品研发和销售类。不少海归求职难,跟当初出国留学选择专业有直接关系,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有帮助,但还要看选择的国家、学校、专业。海归们更被认可的是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