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是什么时候发展的?当宝宝感受语言环境的时候,语言机能就被激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在学习语言了。被动物收养的孩子没办法正常说话,因为没有正常的语言输入。所以要开口说话,就必须在语言输入上得到积累。

学习语言不仅是耳朵听,还需要用眼睛看口型等。把孩子交给电视机,不利于语言发展。如果宝宝有开朗的老人来带,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现在的孩子一般都由老人来带,如果是沉默寡言的老人来带孩子,会对孩子的语言和个性塑造上造成影响。家长还要注意语言环境不要过于复杂,有的孩子由不同地方的保姆带,听过不同的方言,语言缺乏统一性,不利于宝宝学习语言。

宝宝的语言能力往往和气质相关。好静的宝宝语言发展相对较好,好动的宝宝可能开口会比较晚一点。这也能说明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好静的宝宝能专注地听周围的人讲话,而好动的宝宝专注力比较欠缺,听进去的比较少。

0-3岁语言发展规律

3岁之前语言发展课分为两个阶段,前语言期和语言期。前语言期在0-1岁,注重语言的输入;语言期为1-3岁,同时注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0-4个月的宝宝,会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的任务是观察和记录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来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4-6个月的宝宝视力进一步发展,能看清楚人的轮廓,能分辨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这个时期会出现人生中第一个认生期。家长每天都要和宝宝聊天,并看着宝宝眼睛,用眼神去传达爱意。这个时期的宝宝在语言上表现为发出无意识的咿呀声,家长的模仿能肯定孩子,并激发孩子发声。

7-12个月的宝宝能根据家长的简单指示做出相应的反应,做出“再见”、“谢谢”等手势。说明宝宝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输入,并开始输出了。

1-1.5岁正式进入语言期,这个时候的宝宝会有意识地说单音节的词。家长可以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让宝宝认知。

1.5-2岁的宝宝可以说2-3个音节的词,有的甚至能说更长的。这个时期是宝宝语言模仿的敏感期,家长和宝宝可以做一些模仿游戏。家长说话要以身作则,正确简介地表达,文明用语。让宝宝练习“吹”的动作,锻炼到宝宝的脸部肌肉,有助于语言发展。

2-2.5岁的宝宝就进入了语言爆发期,开始能说5-6个字,有的可以说完整的一句话,甚至更多。此时的孩子还没有“你”、“我”等人称代词的概念,家长应尽量避免使用。比如“请你帮我捡起来”可以说成“请宝宝帮妈妈捡起来”。

2.5-3岁是语言表达期,孩子会有旺盛的语言表达欲。选择一些适龄的绘本和宝宝一起睡前阅读,帮助孩子建立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宝宝在2-3岁可能出现口吃,此时孩子的表达还跟不上思维,家长不应嘲讽或指责孩子,而应该让宝宝“慢慢说”,家长也不必担忧。这个时期还可能出现宝宝语言发展迟缓。家长首先要找到造成原因,比如宝宝性格内向、缺乏合适的语言环境、教育方法不当等,再对症下药。

孩子的语言发展和照料者息息相关。有的家长和孩子太有默契,孩子一个眼神家长就会说“宝宝,你是不是要喝水”,这样会让孩子失去练习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装傻”问:宝宝,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告诉妈妈好不好?

如果宝宝语言发展比思维滞后很多,而急得说不出话来,家长可以引导这样的宝宝用画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