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英语写作规则

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在他1943年写的《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中,罗列了几条有效的英语写作规则。这个年代,对于中国人写英语文章,特别是初学者写英语文章,这些规则到底有什么用呢?请看逐一分析:

避免比喻手法

1.Never use a metaphor, simile, or other figure of speech which you are used to seeing in print.
1、避免使用那些你常在书刊报纸上见到的暗喻,明喻或其他比喻手法。

比如奥威尔的一例子:
Toe the line 循规蹈矩,ride roughshod over 残酷欺凌,stand shoulder to shoulder with 肩并肩的,play into the hands of 给好处,an axe to grind 别有企图,Achilles’ heel 阿基琉斯之踵, swan song 天鹅绝唱,and hotbed 温床

他认为这些常用的短语“已变得太安逸而不能产生情感反应了”,建议我们“花时间去创造新的,有力量的比喻”。其实,真正的学会这些谚语和俚语要花很多时间,而花费这些时间划不来。特别是对一一些英语水平不高的人,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花时间真正的学会简单动词,例如:to go, to be。很多人会问,怎么学习谚语,俚语。事实上,对于一般的英语学习着来说,词语已经够用了,最好多多练习你已经掌握的单词,让它们变得更好用。

少用长词

2、Never use a long word where a short one will do.
2、能用简短的单词的时候就别用长的。

冗长的词语并不能显得更有才,除非你能有技巧地使用。用的不当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并显得你自大而且做作。他们同样不容易被理解并读起来拗口。当海明威被福克纳批评其有限的词语选择时,他回答说:可怜的福克纳啊,难道他真的认为大块头的词语有大智慧吗?他以为我不懂那些新新词汇,我其实都明白。但是我只用那些老的,简单的和好的词语。

很多人在写文章时,是不是在同类词词典中挑选了最长,最不熟悉的同义词,特别担心重复呢?重复单词固然不好,但是用错同义词就更难看。对于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两次来说,用错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的可能性更大。

砍掉可以砍的词

3、If it is possible to cut a word out, always cut it out.
3、如果可以砍掉某个词,砍掉它。

奥威尔是这么说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义。相应的,任何不能给整篇文章带来贡献的词语稀释了它自身的力量。越少越好,永远是这样。

在很多情况下,这点对中国人做中翻英时也很重要。中文文章里,经常会出现那种好看而没有真正意义的词语 。 合理、积极、陆续等“修饰”词语可以酌情忽略或删除。不过,同时也要小心:很多写中文的人习惯于忽略英语中不能忽略的词语,这样翻成英文的时候就不make sense。

尽量别用被动语态

4、Never use the passive where you can use the active.
4、能用主动语态的时候就别用被动语态。

奥威尔先生是这么解释的:人们经常违背这一条写作原则;也许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别。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差别很多学英语的初学者并不十分清楚。下面这个小例子可以让你很容易来理解这条原则:
被动:The man was bitten by the dog.
主动:The dog bit the man.
结论:主动要好一些因为更短并且更有力。

确实,被动语态有些时候是一种表示“委婉”的用法。不过,大部分时间,作者使用不是语言自身的问题,而是有些人不“敢”或不想说清楚。很多情况下,应该使用被动语态,被动句可用来说明动作承受者比动作发出者重要,或者在不知道动作的发出者是什么。在有些时候,使用主动语态时会很别扭。参考下面的三个被动句的例子:
The child was struck by the car. 孩子被车撞倒了。
The store was robbed last night. 昨晚店铺被洗劫了。
Kennedy was elected president. 肯尼迪被选为总统。

尽可能用日常词汇

5、Never use a foreign phrase, a scientific word, or a jargon word if you can think of an everyday English equivalent.
5、如果你能想到一个相当的日常英语词汇,就不要用那些外来短语,科学词汇,或者行话术语等。

这条没有什么很多可以补充,尽可能的让普通读者能够读懂,毕竟你的读者大部分不可能是专业人士,写太多行话给人以卖弄的感觉。

友情提示:特别是让你亲爱的能够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