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汝霖在“非唱不可”比赛现场演唱《We Will Rock You》)

2006年的意义:从江湖玩票到职业玩家

2005年的《超级女声》缔造了李宇春,而2006年的《梦想中国》也同样成就了熊汝霖。在那个草根崛起的年代,熊汝霖——这个业余的音乐创作者,在镁光灯的追逐下登上了梦想的巅峰。

回忆当初报名的情景,还穿插的阴差阳错的巧合:当年的熊汝霖陪朋友报名参赛,结果朋友落选,误打误撞的熊汝霖却一直走到最后。

在决赛舞台上忘我演唱皇后乐队名曲《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他,再一次饱尝了飘在云端的成名快感。当年那个在昆明人尽皆知的小DJ,突然成了亿万人知晓的大明星,膨胀瞬间成了贴在熊汝霖身上的标签,“第一年基本上处于狂躁与目中无人的状态中,不仅仅是昆明、北京,突然间到哪里大家都认识你,任何人都夸你,是个人都一定会膨胀的。”

但膨胀总有极限,过犹不及。好在熊汝霖一直明白,他要做一个自由的歌手,想唱什么唱什么,再这样下去,恐怕这个本来就难以实现的梦想会更加遥不可及,终于,一年后,狂躁的熊汝霖,落地。

而正是因为他对梦想的坚持,在之后的五年时间里,熊汝霖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对于浮华之后的落寞,熊汝霖看得云淡风轻。

这些年,他并没有离开音乐,他用闲暇的时光把积淀幻化成歌,同时也把自己对音乐的体悟全部融进自己的飞行大道音乐工作室。这间今年刚刚成立的工作室承载了熊汝霖的音乐制作之梦,他帮其他歌手做制作人,为电视剧电影配乐,能做这些自己喜欢的事,熊汝霖感觉特别幸福。

(熊汝霖在“非唱不可”比赛现场演唱)

非唱不可:回归音乐的核心

今年,全新出发的熊汝霖成了歌唱比赛的常客,他与妻子吴琼搭档参与的《歌声传奇》把不少经典老歌演绎出了全新的味道。

此番,沪江网有幸请到熊汝霖担任“非唱不可”外文歌曲大赛的表演嘉宾,正是看重了他海外高等音乐学府的知识背景以及对于外文歌曲游刃有余的把控能力。

如今,曾经大行其道的外貌选秀战场,已被声音选秀夺去大半江山,在熊汝霖看来,“非唱不可”通过网络参赛的方式正巧回归到了音乐的核心部分——声音。

唱惯了中文歌曲,很多同学在演绎外文歌曲时都无法实现口感的连贯。而熊汝霖则恰恰相反,他从初一时就开始学外文歌,结果习惯了唱英文歌的他,唱起中文歌反倒难度倍增,不过经过经年累月的练习,熊汝霖终于克服了这个语言转换的难关。

在沪友当中,不少人提倡“通过唱外文歌曲来学习英语”的方法,在熊汝霖看来这对他自己十分奏效。在小熊的外语学习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外文歌,甚至他写着“听力教程”的听力磁带都被他录成了自己喜欢的歌曲。

但是,仅仅听歌不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提高英语水平还需要广阔的知识面。熊汝霖在听歌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口语,而且通过歌词加深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这使得他在出国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感到巨大的文化差异。

如今,互联网成为资源共享的巨大平台,也成为学习的无穷宝藏,在熊汝霖小时候,在互联网上学习还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上世纪九十年代,没有宽带上网而只有拨号上网,所有知识基本都来源于课本。而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资讯都因为互联网而接近于透明,不会有人因为生活在大城市,见识的事物相对多就有绝对的优越感,因为通过网络,任何想见识的人都可以见识的到。

但是熊汝霖也提醒通过网络学习的同学,网络上选择很多,尤其是沪江网有很多种语言可供大家选择,希望能学习者能够将整个精力集中到一个具体选择上,而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

做公益,量力而行

作为名人,镜头前的熊汝霖在音乐界劈波斩浪,镜头外的他却十分低调地践行着自己的公益理念。不谋而合的是,这次沪江网主办的“非唱不可”外文歌曲大赛也同样将歌唱与公益合二为一。

在熊汝霖看来,行善不分大小,“有的人以为明星做慈善是为了作秀,我不这么认为。因为那些在评述别人的人,又为慈善做了什么呢。我不想说我这几年为慈善具体做了什么,不管怎么样,我做了并且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我觉得这就是做慈善最重要的一点。”

而作为普通人,不必去刻意比较自己与别人的爱心大小,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很累,非要去帮助一万个人,小熊提倡大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要吝啬去帮助别人。

【记者后记】

在采访的终了,我们问小熊:有没有一些未完成的梦想或者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小熊的回答很诗意,“我一直想做一个自由的歌手,想唱什么唱什么”。

可能看客会说,现在的他不就很自由?

其实,他也经历了一些纠纷,追逐自由的他努力挣脱了他以为的那些不自由,可是,人在世上,有很多不得不妥协的事情,做音乐,也有些不得不妥协的对象。

只是,他不再那么容易膨胀,起起伏伏间他有了更加淡然的处世态度,一如他喜欢的紫砂壶,喷香纳味,随着岁月的积淀散发出浑朴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