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试方法及技巧

(1) 考生在考试时应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不可过多地把时间花在某篇文章或某个问题上。

(2) 在阅读每篇文章之前,应先看文后的5个问题,但不要阅读每个问题的选项,因为这些选项会干扰你的理解。带着问题阅读可使注意力更为集中,有的放矢地加工所需的信息。

(3) 在做选择题时,应先划去看上去显然不相关联、不合逻辑或自相矛盾的选项。四选一试题的选项中一般都含有太离谱或不合逻辑的选项。划去这些选择项,选对答案的概率就要高得多。

(4) 应把一篇文章后的题目全部做完后再阅读下一篇文章。若出现暂时无法肯定某题答案的情况,可先依据材料及常识进行猜测,选取一个答案,同时在该答案旁边的空白处用铅笔打个问号,以便时间多余时可回过头来迅捷地找到该问题。请注意,一定要回答所有的问题,因为即使猜错也是不扣分的。

(5) 做词汇问题应注意以下3点:

① 一个单词可有不同的意思,而选项常用与上下文语境不符的词义来迷惑考生。

② 选项中有时会出现文章中的一个词或短语,由于这个词或短语与所考词汇相近,有可能被当做所考词汇的定义。

③ 还有一些选项由于拼写与所考词汇相似,易迷惑考生。

(6) 回答主题类问题时可采用略读法,先读首段、末段及每个段落的第一个句子。对于这类问题应注意把握全文的内容,而不应以某个段落为依据做出选择。选好答案后应看看它是否与文章中的每一段落都有联系。若该选项与文中某一段落毫不相干,便表明选项不正确。

(7) 回答有关文章细节的问题时可采取查读法。在查读的同时,要默默地重复所寻找的细节。这种重复可加强视觉感知效果,更快捷、有效地找到所寻求的信息。

(8) 回答推断性问题时考生应依据文章所讲的内容,利用推理的方法做出合理的选择。这类问题难就难在考生无法直接从文章中找出考题的答案,而必须在完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悟出其中隐含的意思。

回答这类问题时,往往需要利用常识、经验及文章中的观点和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关联词、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或副词常常是一些有助于考生进行推理的语境线索。

(9) 目的问题与主题问题关系密切。但应试时,回答目的类问题的难度更大一些。原因在于考生必须选取一个通常在文章中找不到的答案。

作者的写作目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提供信息、描述事件、陈述问题、讲述故事、进行规劝等。

(10) 语气问题所指的语气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的或者暗中流露出来的,对文章涉及的对象所持的态度和倾向性意见。无论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流露,作者不是运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或褒贬强烈的语句,就是依靠直接在文中插入作者的评语,甚至是一些讥讽嘲弄的口吻,来取得传达语气的预期效果。回答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掌握一些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