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新育成中心执行长、美国芝加哥知识系统学院客座教授廖肇弘
 

前言

以往我的研究较少关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课题,不过最近因为协助安排一些来台考察中小学教育的参访团行程,特别花了一些时间去仔细研究,才终于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朋友不远千里而来,想看看台湾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特色。

台湾地区虽然缺乏天然资源,但却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其中,中小学教育的普及所扎下的根基实在是功不可没。台湾自1968年即实施免学费的“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人人都必须接受小学六年及国中三年的义务教育,95%以上的国中毕业生会参加“联考”继续升学。2014年8月之后将开始实施“十二年国教”,将免学费的义务教育延长到十二年,也就是到高中阶段为止。以往在台湾被称之为“联考”的全国大考制度,将进行重大的调整,未来将改以甄试或接受邻近学区注册的方式,并更重视学生多元化的表现而不是仅有学科考试的成绩来作为进入高中学校的标准。
然而,在寻求更多制度创新以及更有效人才培育效果的过程中,台湾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之路其实也历经了许多失败和跌跌撞撞的阵痛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台湾中小学教育的近期发展状况,尤其是正在积极开展的“未来教室”和“教育云计划”吧。

机会与挑战
要谈台湾中小学的教育发展背景,就不得不先从人口结构的变化来剖析。
从数字上来看,台湾出生率逐年降低,2010年出生的新生儿只有191000人,出生率降到8.29‰,已成为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地方,中小学教育的版块以及学校的经营模式都因此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根据台湾教育部的统计,2012年,台湾的国中有742所,学生数 873220 人,教师 51188 人,生师比为 13.7,每班平均人数31.6 人;国小2659 所,学生1457004 人,教师 98528,生师比为 14.8,每班学生人数平均 25.1人。
在“少子化”及“十二年国教”的两个重大影响因素下,许多中小学都意识到,唯有强化学校本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不乏以自然环保为诉求的“森林小学”,或以培养艺术、音乐、绘画、体育、民俗、科学等不同领域学科人才为主的特色学校。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陆续将“教育云计划”及“未来教室”作为未来发展特色的重要项目。
 

“教育云计划”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开始风行。美国新媒体联盟所发表的中小学科技发展报告指出,在2010年之后的5年内,云计算及协同学习环境等的应用,都将融入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台湾在云计算融入教育方面的政策由台湾的教育部主导,如台湾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信息教育基础建设计划》、1998年的《信息教育扩大内需方案》、2001年的《信息教育总蓝图》、2005年的《创造偏乡数字化机会推动四年计划书》、2008年的《台湾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教育白皮书(2008-2011)》、2009年的《建设中小学优质化均等数字教育环境计划》、2010年的《2010创造公平数位机会白皮书》等文件,大大提升了学校的行政效率及教学活动的应用。基本上,以现有的TANet为基础的学术骨干网路(Backbone),配合多项网络基础应用服务(DNS、WWW、E-Mail),形成学校间的完整网络环境,凭借全台湾22县市的网络中心及学习资源服务平台,让一般民众及师生可共享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以进行知识分享、在线学习、学术研究等应用,使得 IT 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台湾即将推动的“教育云计划”,预计将在各地设置至少4个云计算资料中心以及全国教育云资源平台;将县市网络中心带宽由原本2Gbs提升至4Gbs,辅导全台湾22县市建立信息防护中心;并在教育云环境中设置国语电子字典等学习工具及“阅读推动与图书管理系统”,预计将有200万人次的师生使用教育云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我个人认为,在中小学推动“教育云计划”的最大效益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以及弱势家庭,都能够轻易通过互联网享受到多元学习的资源和渠道。其实台湾过去曾推动过一项很有意义的计划,就是招募了许多城市中的大学生担任义工,通过互联网来担任偏远地区小朋友们的课业辅导老师,最后不仅获得了非常巨大的学习成效,甚至还谱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在此专栏中再和各位分享这些励志向上的动人故事。

未来教室
除了“教育云计划”之外,“未来教室”也是中小学教育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发展趋势。台北市预计从2012年扩大试办“电子书包”,以设立“未来教室”的e化教育为目标;新北市则启动了“未来教室”计划,有43所学校配有1500台平板电脑,开展“教育云端实验学校计划案”,将教育云服务和平板电脑、电子白板、个人计算机连接,提供老师课前备课、课中教学以及课后补教分享,同时提供家长亲子学习、亲师互动,缩短城乡之间的信息落差。
据负责规划的台湾资策会表示,“未来教室”具备5项基本元素,第一是硬件设备,也就是教室内必须具备供师生使用的平板与触控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无线网络环境;第二是好的教学软件与内容;第三是好的教学情境,让老师和学生可以借此协同教学或合作学习;第四是要有良好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老师,第五则是养成同学们利用网络科技自我学习的能力。“未来教室”的配备包括:电子白板、触控计算机、学习机、小笔电、电子书、数字学习云计算平台、正规教育教材、补习教材、师资培训到示范性教学设计,基本上都是台湾利用擅长的IT科技,并且希望在两三年后,在全球能够建立20万间“未来教室”,让各地的中小学教室都可以充分运用IT科技带来的效益而更有效、更欢乐、更互动地学习。
 

结语
在写这篇专栏时,我不断翻阅着将带领来自各地的老师们去参访的台湾一百所最有特色的小学的简介,其中一所位于台湾北海岸最迷你的“石门干华国小”更是让我的思绪又再度飘回到了刚刚考上大学时的时光。
当时我父亲在台湾电力公司担任厂长,电厂就位于台湾北部的金山石门海岸。为了敦亲睦邻,父亲便要我在大学放暑假的时候,到石门干华国小担任义工,除了捐赠计算机设备之外,还得亲自教小朋友们使用计算机,更要通过计算机学习和创作。
原本我想,我的暑假可能就这么毁了……可是没想到,那却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刚到这所小学时,完全被学校的美景给震慑住了,它的小只是因为学生人数只有50人,但它的校园,却犹如海阔天空一般。计算机教室的窗户一打开,海天一色的美景尽在眼前,海鸥飞舞和海浪拍岸的涛声,会让人完全忘却了俗世的烦忧。校园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可爱的作品,虽然只有50位学生,可是在暑假,他们仍然几乎都在校园中奔跑、读书、学习,开朗地笑着、玩着……这是他们的乐园,也是他们的希望之地。
在那段日子里,我白天教孩子们用电脑画图、写作文、上网搜寻有趣的旅游行程,傍晚就到山上的宿舍游泳打球,晚上则是在宁静的满天星空中,创作出了好几首至今都难忘的词曲和文章……  记得暑假课程将要结束时,有位班上的小朋友羞赧地跑到我面前,送了我一张他亲自画的谢卡,问我说:“老师,谢谢你教我们计算机,但我还是不太会用,如果以后我有计算机的问题可以再问你吗?”我告诉他:“当然可以啊!不过你一定要学会老师上课教你们使用的E-mail写信给我哦!”他坚定地点点头,开心地笑着跑开了。
科技将为孩子们开启未来的希望之窗,就算是最偏远、最微小的学校,任何小朋友,只要有机会,都可以通过科技来学习成长,成为未来最闪亮的一颗星! 二十年后,我都还记得当年纯真朴实的孩子们上课专注认真的眼神,因为,我在其中看到了无穷的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