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希望孩子彬彬有礼、自己收自己的东西,希望孩子将来是负责任、独立的人,那家长如何把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孩子?今天这堂课就是帮助家长去避免一些无谓的争辩、说教或对抗,并把我们的目的准确传达给孩子。

第一部分 限制为什么重要

家长都觉得孩子要有自己的原则,做事的方法和态度,由此,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在小的时候让他们玩就好了。但我们还要需要给孩子一些限制。

一、限制,帮助儿童去探索

孩子的探索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不是他们所得到的简单的教导。所有的孩子都在继续探索摸索着自己的世界,他们别无选择,他们要找到最重要的答。如果孩子不受到限制,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信息。

打个比方,孩子在家里没有收到任何限制,等到了幼儿园,他听到的将是"你不可以这样"、"你不许这样做"都是这一类的话。如果孩子在家里就学会了如何在幼儿园里生活,就能更好地融入集体。

二、限制,指明了可接受行为的规范

当规范既清楚又连贯时,对孩子而言,就是一条通遍的大道,明白又易实现,否则,孩子就易于偏离道路,迷失方向。规则需要明确而坚定,才能使孩子按期望去发展。

如我们开车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路上没有一块路牌,我们在路上会感到迷茫,甚至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而生活中的规范如指路牌一般,虽然是限制,但是却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应该走哪条路。

三、限制明确了人际关系

当孩子们经历明确而坚定的要求时,他们就开始试着回答一些非常重要的关于人际方面的问题,发现在与成人的关系中,自己拥有多大的权利;当孩子被给予的权利过大时,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利;

四、限制提供成长的尺度。《成长的烦恼》中一集,迈克找妈妈借车,能被同意;找爸爸借了车后出了事故。妈妈后来告诉迈克,一年之内不准提开车有关的事。

五、限制提供安全保障。孩子需要我们坚决果断,给他们设定的界限明确可信,这样他们才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六、限制的设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孩子的成长调节界限。传统的教养方式都是小的时候采用放养的方式,没有任何束缚,等到长大了却管不住了。如果小的时候多些限制,等到长大的时候,就自然不用花太多心思去管教了。

第二部分 家长应该如何教规则

在和孩子互动中,父母一般可以分成惩罚型(专制型)、放任型(朋友型)、民主型(领导型)。

惩罚型的父母

父母的观念:如果没有伤害,孩子就不会学习。控制孩子是我的工作,解决孩子是我的工作。

问题解决的程序:武力解决问题。父母包办孩子的问题解决并作出所有的决定,父母引导和控制整个过程。

孩子学到的:父母有责任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伤害性的交流及问题解决办法。

孩子反应:生气、倔强、报复、反抗、退缩、惧怕地屈从。

放任型的父母

父母的观念:当孩子们明白协作是对的时候,他们就会协作我的工作是为孩子服务,让他们高兴,让孩子苦恼的后果不能算是有效的。

问题解决的程序:问题解决,通过劝说实现。大多数问题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学到的:规则是约束他人的,不是约束自己的依赖、不尊重他人和自我为中心。

孩子反应:尝试打破限制,挑战和否认规则和权威,不重视和唱反调,言语攻击父母使之退缩。

民主型父母:

父母的观念: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孩子应该有多个选择并允许从其选择而导致的后果中学习,鼓励是激发协作的有效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的工作。

问题解决的程序:协作性地双赢,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孩子是积极参与的。

孩子学到的:责任、协作、独立、尊重规则和权威、自我控制。

孩子反应:更多的协作、较少的限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认真对待家长的话。

第三部分 孩子怎样学习规则

孩子是通过父母对他的清晰的语言和有效的行动来学习规则的。

儿童发展研究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学习具体化的内容,直接的感觉经验在形成现实的观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孩子学习的两种方式:语言和相应的行动

一方面,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行动中学习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还继续用我们的语言教我们的规则。

当我们的语言和行动总是保持一致时,孩子学到的是认真对待我们的话,并意识到它们背后的规则。但当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不一致时,孩子学到的轻视我们的话,并从经验中形成他们的观念。

当我们采用正确的方式时,教育规则显得异常简单:清晰的语言和有效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