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出台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数学科)中可以看出,在今年的高考数学中,无论是从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还是从能力要求等方面,与去年相比都无变化。如何在有限的复习备考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笔者认为:深入领会、贯彻好《考试说明》的精神,是重中之重。 

《考试说明》体现了国家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考命题的惟一依据,理应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对《考试说明》的忽视,将导致教师只凭自己的经验而教,只凭自己的感觉而教,在这种情形下,师生们只能被动地在题海里争斗。这就是忽视了对《考试说明》的认识带来的苦果,也是题海战术泛滥的根源。仔细学习就会发现,高考的重点明确地写在了《考试说明》中。从考试性质看,说明中明确提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既然如此,就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对此师生都应该有思想准备。在知识要求部分,从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不同层次对每个知识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求全面,又要重点突出,对重点知识要保持较高的比例,对综合性的知识,侧重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并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突出探究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并强调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以上诸多重要思想明确地告诉我们,以题海战术应对当前的高考,只能事倍功半。我们反对题海战术并非不要解题量,让学生解题,明明知道这些题高考不会考,为什么还让学生做呢?目的就是通过这些题目的求解,逐步形成学科理念,最终升华为能力的提高。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必须以科研的态度对待高考,始终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彻到每个环节,这也正是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的根本区别。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应突出“三抓”: 

一、抓对《考试说明》的学习。这种学习,不应该只限于教师,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对《考试说明》的深刻理解,向全体学生宣讲。因为最终要落实的还是学生,当学生也学会按《考试说明》的精神来复习时,这样的复习就一定是高效的。 

二、抓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说明了落实的重要性。十几年的学习,学生做的题目可以说是成山成海,为什么还是没有把握数学规律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落实。教师大量地占用课堂时间,剥夺了学生抓落实的宝贵机会。重要的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越到最后,教师越应抓落实,越应为学生创造抓落实的时间。 

三、抓基础。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教育报》王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