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我总是满怀希望地坐到桌前开始复习,但半个小时后我就坐不住了……在房间里东摸西摸,就这样一直到睡觉。第二天一醒,我却是满心失落,自责不断。”近日,一名“苦恼”的中学生写来求助信,她说自己很想好好学,但复习却总是无法持之以恒:时间花了,效率却很低。

记者在与学生的平日交流中也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自称的在家“不自觉”,复习时的热情不足三分钟。“复习一门功课时,总是还想着另一门功课还没复习,心里着急;拿到题目想了半天做不出来,就发慌;心想放松一下吧,结果就溃不成军。唉,还是习惯没养好。”采访中,一名高中生自嘲了一番。

对此,武昌区粮道街中学教科室主任孙嘉先分析称,出现上述现象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学生的复习计划粗糙,没有劳逸结合,结果导致学生没有复习兴趣。他建议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尽早纠正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

据介绍,学生在复习前,一要将复习计划尽量具体化,应细化到具体学科的具体内容(如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这样可有效避免复习的盲目;二是尽可能将感兴趣的学科与兴趣较弱的学科安排在一个时间段交叉复习,这样可激发复习的兴奋点;三是在复习板块之间要放松,做到劳逸结合,一般可参照学校的上课作息(45分钟至1小时学习,10分钟休整),休息时可听音乐、喝点水、与家人聊聊天等,这样有利于减少复习的枯燥感;四是每天计划的复习量不要太大,以免影响信心,一次复习三个小时足矣,复习时应尽量将听、说、读、写(包括解题)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不易感到疲倦。孙主任称,纠正过程应循序渐进,训练中只要有了进步,学生可适当进行一下自我奖励。

来源:楚天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