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 张之强 

激励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敢于突破教学定势,是今年天津市地理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是历年来地理高考试题未曾见过的,也是在其他省市高考试题中未曾发现的。应该说,这是天津市地理高考命题思路的一个新的开拓。

为了说明问题,先从以下事实说起: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两种,在白天,教材强调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一般不谈大气的保温作用,但不谈并不等于不存在。在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因此就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就只有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今年高考的第10题,抓住了教学上的这一薄弱环节,考查了学生。试题中根本没列出太阳辐射这一条,但却给出了保温作用这一项,许多学生,特别是平常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往往首先否定的就是这一条。平心而论,这个责任不完全在学生,这与我们的平时教学有关。可以说,这道题既考了学生也考了老师。

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阅读材料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会使大气中水汽增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正反馈作用) ,而云层加厚则导致反射增强(负反馈作用)” 。显然,这一段正、负反馈作用的论述,比老教材讲述的更为全面。命题人是否是在看了这段文字后,而萌生了命题灵感,也未可知。

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却是热带草原气候,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教材以及老师在教学中通常的解释是,因为地势高,热量、水分均有所减少,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的要求而形成的,教学一般也就到此为止。给学生一种印象,就是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单单是因为地势高造成的,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也是本题丢分的主要原因。

命题的微妙之处,是此处并没有庞统设问,而是专问此地热带草原气候的干湿两季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点,显然用地势高就解释不通了,而只能从冬夏半年信风的水汽含量不同来说明。题目不单在设问上有所变化,而且还给出两张大气环流图,应该说设计者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此题无论是在科学性还是试题设计技巧上,都是没有问题的。关键还是学生能不能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应该说这一点,正是高考的主要目的

地球表面为什么陨石坑较少,教学中一般的解释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使坠入的流星因摩擦生热燃烧,而造成的。在教学中一般很少讲到地质作用改造这一条,实际上两种作用都在起作用。要从地质史上讲,地球形成初期是没有大气层的,所以说地质作用发挥了更为主要的作用,这一点在选修教材一“宇宙与地球”,第三章第一节中也有论述。

还可以讲的是:教学中一般谈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大都指的是公转运动中的南北移动,而今年第12题,偏偏设问在题目条件下,能确定的是,地球自转情况下直射点的向西移动。这种改变情境,打破常规的设问,也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一种重要方式。

无独有偶,类似的题目出现了四道,这决非偶然,不难看出今年命题人的一条清晰的命题思路。这种题目的设计,应该是平时教学的积累,恐怕不会是一时的突发奇想。可以看出,命题人不但熟悉中学教学,而且还是教学上的有心人,对一些习惯性的讲法肯于思考,并有着较深层次的理解。命题人这种对教学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命题思路上的创新,都是值得称道的。

对今年这种命题方式,我个人体会有以下三点好处:

1.对中学地理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偏作用。

2.使中学地理教师在某些知识点的认识上,更加完整,理解的层次上,有所提高。

3.激励师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