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测试考生对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区位论、产业空间组织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经济规律有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掌握区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具备综合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

  内容:

  1.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 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主要流派及研究进展

  要求:

  1.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任务。

  2.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特性、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了解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阶段特征。

  4.了解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与研究进展。

  

(二)区位与区位论

  内容:

  1.区位与区域:区位的概念,区域的概念

  2.区位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中间产品、技术,交通,环境等

  3.古典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

  4.现代区位论:运输区位学派、市场学派、城市-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计量学派等

  要求:

  1. 理解区位与区域的概念,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分类,各区位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能够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辩证分析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强度的变化。

  

(三)产业空间组织与区际贸易

  内容:

  1.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指向,包括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因素,工业布局的条件与制约因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和布局特点等;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区

  2.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分类;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基本理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包括主导产业选择、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关系等;产业关联

  3.产业地域分工:

  (1)比较优势学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俄林的资源禀赋

  (2)新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与贸易的发生,规模外部经济与贸易的发生,垄断竞争,产业内贸易

  (3)新经济地理学:核心-边缘模型,城市经济模型,产业联系与国际贸易模型

  4.区际贸易与区域一体化

  (1)要素流动: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扩散

  (2)区际贸易: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3)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一体化,边界效应,全球化与区域化

  5.空间相互作用:距离衰减效应,市场邻近与供给邻近

  要求:

  1.掌握产业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熟悉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基本内涵。

  2.掌握评价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确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基本方法。

  3.了解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掌握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要点;理解工业地域结构及类型的形成机制。

  4.掌握产业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要点;了解产业地域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解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分工和贸易的理论解释。

  5.理解区域间经济关系的理论内涵;掌握区域间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一体化的内涵、条件与制约因素;了解距离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空间相互作用对产业区位选择的作用。

  

(四)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内容:

  1.区域发展理论:凯恩斯框架的区域增长理论,新古典的区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出口需求模型

  2.区域发展模式: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模式,极化与涓流效应,循环累积效应

  3.区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与发展轴,点轴结构;中心-外围结构;网络型

  4.区域差异:收入差异,基本服务的差异,趋同与发散,库兹涅茨曲线

  5.区域竞争: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市场占领,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

  6.城市与区域发展: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职能与城市体系,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要求:

  1. 熟悉区域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理解各种区域发展模式及其经济学机制。

  2. 掌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掌握区域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及其基本内涵;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与机理。

  3. 理解区域差异形成及演变的经济学机制;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发散;了解区域差异的库兹涅茨曲线。

  4. 了解城市化概念、城市职能与分类情况;理解城市体系结构理论的内涵; 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城市体系的特征。

  5. 理解竞争力及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了解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五)区域可持续发展

  内容:

  1.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与机理;人地相互作用的行为机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尺度效应;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仿真模拟与调控模式

  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及其经济评价;资源环境约束对区域发展的制约

  3.主体功能区战略: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内涵;主体功能区的地域类型;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原则、方法

  4.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时代背景;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政策手段;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

  要求:

  1.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内涵、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物质传递和能量转换;理解人地关系的行为机制、空间机构与尺度效应。

  2.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评价方法;理解资源环境约束对区域发展的制约作用。

  3.理解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内涵、地域类型;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方法;了解主体功能区划的含义、基本原则与方法。

  4.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与时代背景;了解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政策手段;理解绿色产业的含义与绿色发展的意义。

  

(六)区域政策

  内容:

  1.区域发展战略: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公平与效率

  2.区域规划:经济区划,区域发展规划

  3.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的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包括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域经济政策效果评价

  要求:

  1.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类型和主要特征;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方针和重点;理解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含义;了解公平与效率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意义。

  2.理解经济区和经济区划的含义、理论及其主要原则;了解经济区划类型;理解区域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3.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主要手段;了解区域经济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七)区域分析

  内容:

  1.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差异的分析:锡尔指数,基尼系数,多元统计,空间分析等

  2.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的分析:乘数效应,投入产出分析,结构偏离法等

  3.专业化与产业布局的分布:产业集聚度,地理集中度等

  4.区域增长的分析:效率分析,区域增长政策模拟,区域增长预测等

  要求:

  1. 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运用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

  2. 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现代分析方法。对空间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区域经济模型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运用能够深度理解和掌握。

  

(八)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

  1.产业集中与产业转移:产业分布的沿海化,产业转移

  2.区域发展战略:从沿海优先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战略

  3.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差异:经济区划,从收入均衡到基本服务的均衡

  4.都市圈与城市群:中国的城市化;小城镇与大城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5.区域发展规划

  要求:

  1.熟悉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进与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脉络。

  2.对产业集中与产业转移、区域增长差异与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区域发展规划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有较深理解。

  

二、主要参考书

  1.孙久文主编. 区域经济学.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修订第2版)

  2.布雷克曼和盖瑞森著. 地理经济学.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安虎森主编. 空间经济学教程.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4.阿姆斯特朗和泰勒著.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