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查发现,深圳不同区域的小学所用的教材并不相同,很多家长对此反应强烈,他们认为教材上的差异或者所选用教材不尽如人意,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深圳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雷新平将提交一份“关于小学统一使用国家规范化教材的建议”,他告诉记者,早在两年前他就已经提出过类似提案,但没有取得明显效果。雷新平认为,孩子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今年他决定再次提交这份提案。

  委员质疑:

  教材不统一质量有差异

  在提案中,雷新平将南山区、罗湖区小学所采用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和福田区小学采用的由“江苏中小学教材编写服务中心和南京东方数学教科所联合编写”的“苏版”数学教材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前者出题严谨、题目明了,而后者的部分题目则显得有些不知所云;后者有些题目的答案并非唯一性,但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却又会按答案的唯一性判断对错,产生误导小学生的情况。”此外,他还认为,“苏版教材进度比其他版本慢,内容比其他版本少很多,另外教辅书也很难买到。”

  雷新平委员告诉记者,他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福田区一些小学生家长在按照老师要求去购买苏教版数学教材的辅导资料时,发现很难买到。他也曾亲耳听到一家名为“2+1”的小区书店的售货员说:“苏教版教材粗制滥造,不好卖,所以书店根本不进苏版教材的教辅材料。”

  雷新平委员质疑说,既然市教育局目前所推荐的小学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福田区小学却不顾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反对,非要采用苏教版教材,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他建议:“市教育局在全市小学中统一使用优秀教材,还小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所应享有接受正确教育的权利。”

  记者调查:

  多种版本缘于教育新思维

  针对雷新平委员所提出的问题,记者随即走访了我市相关教育部门。今年1月份挂牌的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市教育局下属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职能部门,该院党总支书记、负责人尚强为记者分析了我市小学的教材版本不统一的原因,其中一些历史原因要追溯至2002年。

  据了解,2002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当时国家在教材选用上的指导思想是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实行“一个课程标准,多种教材教学”。所以,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材征订的有关通知,其中提到——“教材选用原则,是在省、市指导下,以县、区为单位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按程序选用”,并提供了供选择的教学用书目录。以小学数学为例,目录中所列的4种教材版本分别是:苏教版、北师大版、西南师大版和人教版。既然可以以区为单位选择教材,当时我市有的区采用了苏教版,有的区采用了北师大版。

  不过这一模式推行后却很快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一些人认为这个模式过于超前,在我国还存在许多统一考试的现阶段,在教材选用上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做法,还要保持中国特色。于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根据各地的反映,再次下发通知,提出“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原则上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

  接到教育部的通知后,我市专门召开了教材征订专家会议。在小学数学教材选用上,讨论结果是建议使用北师大版,但当时有的区则要求继续使用苏教版。考虑到小学期间没有全市统考,而初中升学时有中考,市教育局决定在教材选用上要求“初中一定统一,小学留有余地”。就这样,从那时起,我市初中教科书得到统一,而在小学教学方面,语文统一采用了人教版,英语90%以上的小学采用了深圳市教育局和香港朗文出版社合编的深港版朗文教材,数学方面,罗湖、福田、盐田采用了苏教版,南山、宝安、龙岗采用了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