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坏习惯:旁人一句胜过父母十句

在生活中,家长经常带孩子外出时,会遇到一些熟人或看起来和善的人,他们会对孩子发表一些评论。在这些评论中,自然是有好的,也有坏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旁人对孩子的这些评论,很有可能是一句胜过你的十句,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基本上是由于你当时的态度决定的。所以,当着孩子的面,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和批评,家长需要慎重的。 

中国人比较在乎外人对自己,或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而许多确实是和面子相关。当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家长都喜欢听,虽然会谦虚几句但也会同时表扬孩子一下,而听到批评的时候,则比较沉默寡言,很少会口头发表看法,但身体语言暴露无疑其态度。可是,家长们往往会忽视在听别人话的时候,先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孩子实际情况对比一下,看是否正确和对自己孩子有帮助。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遇到别人评论自己孩子的时候,自己都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是先认同还是先防御?其实说白了,这都是家长把这些评论都折射到自己身上,反而忽视孩子的感觉和面子,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应对,包括身体语言,对孩子可能会造出什么样的影响。有时候,你的反应虽然也会对孩子有所鼓励,但更可能是毁掉你平时的努力。 

当孩子受到旁人的表扬,如果真的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家长此时会如何说?比如,你4岁的孩子算10以内的加减法很好,旁人夸孩子算数不错。按照中国人的惯例,敢承认孩子确实好的不多,尽管家长心里和脸上都乐开了花,但往往还是非常“谦虚”地说孩子做的不够好,生怕孩子以后“骄傲”,也怕旁人说自己不谦虚。 

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孩子也能判断出真是受到外人的表扬,但从根本上却学会了虚伪,和另外一种不讨人“厌”的假话。所以,外人的一句表扬的话,在家长的“引导”下成为孩子学坏的方式。那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说是比较恰当的?其实,简单的一句“这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就可以解决了。 

当孩子受到旁人的表扬,如果不符合孩子平时情况,此次表现好只是偶尔为之,家长此时会如何说?比如,你4岁的孩子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某天却几乎没有出错,旁人夸孩子算数不错。有意思的是,此时家长虽然也很受用,但按捺不住自己会说起孩子以往的情况,告诉旁人他没有见到孩子的真面目,今天是“蒙”的。 

这种“心直口快”的表达,极大了挫败孩子的进取心,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导致今天这次做的好,也许就是今天孩子突然转过弯来了。于是,他们会从心里认为与其做的好受批评,还不如名副其实的好,下次孩子对待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很认真了。那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对回应是比较恰当的? 

当孩子受到旁人的表扬,如果不符合孩子当时的表现情况,家长此时会如何说?比如,你4岁的孩子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某天也是如此,但旁人夸孩子算数不错。一般情况下,家长会认为是旁人无可奈何的一种客套话。家长的态度往往是不好意思或比较暧昧,经常唯唯诺诺说不出其所以然来。然而,孩子不可能理解到这一点,如果家长不说出来,对孩子影响反而不好。 

这种“不表态”的表达,会对孩子造成一种误解。因为这里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但不符合家长要求,二是真的落后于同龄孩子,但绝大多数情况,旁人遇到这样情况是不会如此说的,否则就是讽刺了。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非常坦诚地向对方说“孩子还在努力学习中”,同时承认孩子确实有做的好的地方。 

由于中国人不太喜欢当面批评别人,如果一个外人对孩子有批评,不是孩子真的有过分的地方,就是对方无理取闹了或鸡蛋里面挑骨头了。对于后者不是常见的情况,往往是有特殊原因导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所以,当一个外人真的批评孩子时,孩子是有不恰当的地方,而此时情况往往是家长没有先对孩子说这样不好,这是一种变相的包庇行为。孩子有可能会知道这样做,实际是得到默许的。 

当孩子受到旁人的批评,家长利用别人的规矩来教导孩子,孩子也容易接受些,因为孩子在家的中心感较强,对父母比较喜欢对抗。而孩子对别人说的话,和切身体会到对方的不悦和不袒护,有时候往往比自己父母所说的话容易听得进去。父母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这也不失是一种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假若家长对外人的批评听不进去,则会失去教育孩子的良机。 

所以,当我们面对外人对孩子的评价时,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其实对孩子都是可以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如果家长本着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孩子就非常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到正确评价。这就等于家长借用外力,使自己的教育得到延伸,是旁人一句胜过父母十句。但反过来,家长由于各种原因而处理的不好,也是旁人一句胜过父母十句,只不过是相反的影响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