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孩子,尤其是一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听力辨音能力强,所以儿歌中的语音他们很容易就能吸收,即使是语速很快的儿歌或者是新闻、脱口秀这类节目,也都能成为孩子的语音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之后,三岁左右开始看动画片就会容易很多。对于有些大孩子,从小没有英语的语音积累,在中文强势的情况下,又不愿意听英语儿歌,则可以用动画片来提高他的兴趣。

儿歌也好动画片也好,都要以兴趣为前提。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好的吸收。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相信孩子内在的能力。我们所给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只有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外在的资源才能内化成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要放弃自己的功利心,才能点燃孩子的兴趣,并且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驱力。英语资源本身的趣味性应该足以让孩子爱上它。对这样的资源,如果你的孩子不但不爱反而觉得是负担的话,那就不是资源的问题,也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成人的目标和方法有问题。

有妈妈说,为什么别人推荐的资源我家孩子不喜欢?这和孩子的发育程度以及敏感期等都有直接关系。所以说,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资源。资源选择的标准,一个是主题符合孩子的兴趣,一个是难度符合孩子的水平。有些东西,主题合适,但是难度稍大,孩子就看不下去。所以一般我选择资源的时候,都是根据孩子当时的状态,选择十倍于孩子需要的资源提供给他。这些资源,一般有10%—20%孩子会反复使用,另外一些看似没用,但是孩子只要看过一遍,甚至只开了个头,过一段时间都可能自己拿出来反复去看,这时候这些资源又变成了另外的10%。

说到这里,想起以前有妈妈总问,到底什么样的资源该精听精读,什么样的资源该泛听泛读?我该怎么给孩子放光盘?一张盘放一遍还是连续放几天?我怎么知道孩子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要我说,这和国外医生说孩子吃饭的问题一样:孩子想要什么他自己知道,让他自己做主就好。

回想安妮和小宝看 DVD 的过程,从来都是他们自己选择。从一岁多开始,我们家 DVD 的遥控器就大权旁落了,我们要管的仅仅是整体的时间控制问题。安妮开始的时候,拿回来好多张光盘,她会一张一张地看。不喜欢的,看个头可能就不再理会了;发现一个喜欢的,别的就都被冷落了。记得那时候看《语感启蒙》,她自己就能看明白 DVD 上显示的序号,然后每次拿出来光盘就会直接按到那个序号,把自己想要的歌曲找出来。像这种精听的光盘,常常是一个晚上就听这一首歌。

有些资源,可能我们大人觉得挺难,比如“Thomas and Friends”系列动画片,小宝也是一岁多就开始看。当时我觉得他根本听不懂,可他就是喜欢看。实际上,他是喜欢其中的人物。后来,我们又给他借了同系列的书,买了同系列的拼图,还买了三十多个火车头和轨道。所以,等到他开始准备自主阅读的时候,第一个选择的系列书就是托马斯系列。这套书他跟着安妮的音频听了十几本。很快,这十几本他就能自己指读了——这个和中文一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而是背下来的读。从读出来到自己拿着火车头背台词讲故事,小宝的英语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就是立体使用资源的方法。立体使用资源会让孩子的兴趣更大,重复性更强,知识的内化也更容易。

关于精听精读和泛听泛读的关系问题,有些妈妈很纠结,总想自己去帮助孩子选择。其实,孩子对资源的选择,一定是和他的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尊重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去选择,这些都是内在建构的过程。而建构就是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发展后劲的过程。大人的干涉只能破坏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这就好比孩子现在还没准备好走,你一定要他走;而等他已经能跑了,你又限制他跑一个道理。

有的家长说,孩子为什么总是翻来覆去听那一首或几首歌。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会了还翻来覆去地听,不是浪费时间嘛!这其实也是建构的需要。只有这样的重复达到一定程度,这个层面的东西才真正内化到了他的心里。此后,还需要有同样难度的资料来进行巩固。当这些东西达到一定的量之后,才会从量变到质变,上升到下一个层次。所谓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这样来的。

安妮听《语感启蒙》听了两年,小宝过去看“Leapfrog”(美国的英语教学产品,Phonics 的系列动画片)马马虎虎,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要看,每天要重复几次。从开始的专心看,到现在的跟着重复,这也是他开始准备自主阅读的标志。

说到泛听,也不等于不加选择地把资源一股脑地都扔给孩子。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贴近孩子生活经历的资源往往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泛听的东西可以给出一个区间,上下之间有一个跨度。然后孩子自己去决定选择低的还是高的。每过一段时间,妈妈都要对这些资源进行调整,及时更新补充新的资源。

抓住孩子兴趣的火花,及时提供他感兴趣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再立体地给予其他资源。这样,孩子兴趣的一个小火点才能一点点变成火花,变成火海。从这个意义上说,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不是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给予资源的时机和方法问题。做得如何,取决于妈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