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特级教师 伊道恩 

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规定,高考语文考查分为五个能力层级,其中识记是最基本的层级,主要指字音、字形、文学常识以及名句名篇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和语言材料掌握的水平;理解指阅读时能领会文章的内容、文句的含义,并能加以解释;分析综合则指在阅读中对文章的内容能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表达应用指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包括对句子和整篇文章的驾驭能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一、2004年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几项主要变化。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去掉了标点符号前的星号,表明本年度的考卷上除了作文题原有的与标点符号使用相关的评分要求之外,还将出现考查标点符号的题目。标点符号在上世纪末属常考项目,其考查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括号和表停顿的点号同时并用,后面的点号是在括号里还是在括号外;二是引号与点号并用时,后面的点号应在引号里还是在引号外;三是有疑问词的句子是否都要以问号结尾,几个疑问句相连,问号应该怎样打;四是几个并列的短语相连,如何使用逗号和顿号。这些也确是标点使用中的难点,复习时应认真辨析。标点符号考查的题型不外乎或设在第一大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辨识能力;或设在第六大题中,由考生给语段加标点,也可以在一语段中,同时要求修改语病和使用不当的标点。当然,如果在第五大题的阅读题中兼及标点运用的考查,也不能说不合情理。解答高考标点符号题,需要较好地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应善于根据句子本身的意思来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二)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可见它比成语的范围广。之所以将“成语”扩大为“熟语”,这与今年将要考标点符号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实际上前几年在字词题中已出现过成语之外的惯用语。估计在第一大题的第四小题中,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成语,而其他字词题中则有可能出现成语以外的熟语。熟语的范围很广,复习时难以穷尽,因此,不宜将过多的精力花在成语以外其他熟语的准备上。 

(三)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在题型上将有所调整,即将文言文阅读的5道选择题减为4道,增加文言文翻译的文字量,翻译题的分值也将从5分增加到8分。这样,整套试卷客观题由45分减为42分,主观题由105分增加到108分,进一步突出了语文学科和文言文学习的特点。文言文翻译题的取材,可以是第三大题的阅读文段,也可以是另设文段,或兼而有之。无论是翻译文段还是句子,都要求以直译为主,即要求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句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对关键词语不能正确把握,就很难译出文意。例如2002年试卷第16题第(2)小题,要求翻译“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其中“及”、“尽”两词,只有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算准确。如果把全句译成“死的时候,……大家都为他哀悼”,尽管大意不错,可是关键词语未能译出,也不能算准确,因而不能得满分。 

(四)写作部分,取消了“常用应用文”前的星号,表示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实际上,近两年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用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甚至是诊断书,其中一些成为优秀答卷。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作文基础等级的评分标准有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分四等综合评分改为分内容和表达分别给分,各占25分。这个变化突出了语文考核对“表达”的重视,从而避免了主要根据切题程度入等给分的现象,也就是说,虽然在题意理解上有所欠缺,但表达出色,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二、对《考试大纲》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及复习对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反映在试卷上,第一大题六个小题主要要求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正确、规范,第六大题三个小题主要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语境和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实际操作。而这两方面两个角度的考查重点都集中在实际应用中“易混、易错、易忽视”的问题上,以考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主,不过多地牵涉名词术语。复习时,应以掌握规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例如辨识和修改语病,除了了解常见语病的六种类型外,还应进一步掌握辨识语病的方法,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关键词(或短语),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这些易致病的部位包括:“和”字短语、列举式表述、多重否定句和反问句、两面词(如“能否”、“是否”)、介词结构、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多重修饰语排列、具有兼类性特点的量词、固定短语构成的句式等。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以文化积累为命题立意,其特点是:1、兼及课内与课外,如2003年,以课内(《陈情表》、《登高》)为基础,课外(《论语》)为拓展;2、兼及名句与名篇,《论语》的默写(“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名句角度立意,《陈情表》的默写则给出名句而着眼于篇,这对教学和复习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名句名篇的记诵,须明确目的,激发兴趣,讲究方法,在日常的积累中进行。 

古诗文阅读部分,以能力测试为主。文言文阅读以语言考查为基础,更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语言题和内容题的比例将形成2:2。选文以史传散文为主,材料中主要历史人物多为孝子、廉吏、直臣、节士,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复习应立足课内,课文要熟读,该背诵的要落实;基础知识要进行系统梳理,实词的词义要结合课文中的例子逐个整理消化,同时还应提高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 

古诗阅读鉴赏,多以唐宋时期经典作品为测试文本,重在对内容、形象、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赏析。应当能把握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感怀等不同类型诗歌的特征,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意象。典故如“武陵人”“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竹”“菊”“兰”等意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要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掌握合理的鉴赏流程(“意象→意境→诗情”),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以动衬静、乐景写哀等)和比喻、夸张、拟人、反衬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从具体语境出发,就诗论诗,在合理的想像或联想中鉴赏一首诗,力求做到合情合理,正确到位。 

现代文阅读部分,以考查阅读的基本能力为主,文本选择注重人文性、思想性、典范性。第二大题由最新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交替出现,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思维方法,重点考查概念判断、信息筛选、句意理解、整合推断能力。第五大题文学作品阅读,以散文为主要测试文本。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文体意识,提高解读能力。不同的文体表达方式不同,解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哲理性散文,叙述描写的内容是它的血肉,抒情议论的句子是筋骨,所以阅读时要善于抓住抒情议论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哲理性散文还往往由形象到概括,由表象到本质,所以又要特别注意结尾抒情议论的句子,因为这往往是全文主旨所在。2、学会辨析思路,提高阅读准确率。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阅读时要善于抓体现思路的标志性词语,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3、掌握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提高鉴赏能力。 

写作部分,将继续以话题作文为命题形式。复习时,首先要重视基础等级的训练。基础等级的八项要求,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应一项一项落实。在评卷中,发现不少作文,注重了表意的深刻却没有充实的内容,注重了材料的丰富却没有严谨的结构,注重了文采却不流畅,注重了创新却偏离题意,有的甚至连书写、字数、标点都达不到要求。具体写作时,应严格遵从试题的限制,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开放性。首先,是确定话题内容,迅速选定材料。第一可以化大为小,将话题锁定在某一具体内容上;第二可以化远为近,将话题拉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来写;第三可以化虚为实,把抽象话题变为实实在在的内容,以实证虚。其次,要选择文体强项。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最后要强化创新意识。首先是内容的创新。所选材料不能人云亦云,要写出新故事、新观点、新主旨;第二是文体创新。除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可以写小说、写故事、写寓言,也可以写应用文体。第三是结构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的结构模式,采用“小段连缀”“标题分割”“反复穿插”“散点辐射”“镜头剪辑”“双线交织”等方式展开思路,开头结尾也力求突破樊篱,不落窠臼。 

综上所述,总复习阶段应注意: 

(一)以变应变。综合性与创新性是考试命题的主旋律。能力训练要注意多种能力的结合运用,注意变换训练方式,变换多种阅读文本,变换多种题型,变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 

(二)扎实基础。语文试题将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认识能力”“生活阅历”“表达技能”“文化品位”“才情秉性”“道德人格”等的全面检阅,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是能力考查中最常见的命题。因此,应扎扎实实,一个知识点一个专题地进行复习。 

(三)优化复习过程。首先,明确目标,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参照近两年试题,把握题型特点,了解试题难度,掌握解题方法,依次落实;其次,突出重点,包括目标体系重点(阅读和写作)和自身需求重点(个人学习难点、弱点);再次,精选训练材料,重点选择一两种,练习服从训练目标,优化重组,精选精练;最后,精心安排计划,杜绝目标不明的训练,按《考试大纲》要求,不留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