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天开始,我市高三年级进行了高考第3次模拟测试,这是考生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测试。再过20多天,考生将最终走上高考考场。最后一次模拟测试和高考有何联系,接下来的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怎样复习?从今天起,本报将邀请中华中学、南京一中等知名中学的高三各学科把关教师,对“三测”试卷进行全面分析,并指导考生如何在下面的冲刺阶段进行复习。今天本报首先邀请了中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汪永亮谈“三测”语文考试中凸现的问题,并为高考语文科目的最后复习出谋划策。 

语文:抓基础并重视文言文 

总体点评:汪永亮老师认为,此次“三测”的语文考试严格按照《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出题,增加了对标点符号、俗语等内容的考查要求,文言文翻译的分值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8分。与“一测”、“二测”相比,此次“三测”语文试卷较难,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考生在最后复习时除要掌握基础外,还得注重文言文翻译等方面训练。 

“三测”暴露问题多 

汪永亮介绍,从试卷批改情况来看,考生存在不少问题,如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音、形、义掌握不牢;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学生的“软肋”;文言文翻译不能字字落实,缺乏在语境中把握字义的能力;“名句名篇”的默写得分率不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概括、理解和鉴赏能力;作文审题立意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不少作文内容浮泛,空洞无物,反映出认知能力的欠缺等。 

语音、字形、词语很重要 

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生在语音复习中应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易读半边而错的字;前后鼻音的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等。字形复习的注意点有: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从词义入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这是一个并列式的词语,“文”和“饰”都为动词,并且可以互调;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掌握标点使用误区 

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问题有:非疑问句用问号;倒装句中问号前置;分句之间用顿号;联合词组不同层次之间用顿号;连词前面用顿号;概数用顿号;集合词语用顿号;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冒号后揭示范围不清;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某某说”后标点不明;引语中点号误置;不该用书名号用了书名号;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一起用等。 

文言文翻译要重视 

文言文翻译要结合语境,抓住要点。下一阶段,考生在复习时要突出翻译训练。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对关键词语正确把握,就很难译出全句。同时,翻译也要求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并用现代汉语的句式把原句表现出来。从近两年年的考题来看,被选用来翻译的句子并不很长,但考查点(评分点)十分明确,译文一定要有正确的体现,否则就不得分。 

考生应重温写作素材 

对于作文,考生在最后阶段应重温写作素材,思考写作得失。建议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做好如下两点:首先把平时的写作素材本拿出来看一看。正面的、反面的事例,古代的、现代的事例,中国的、外国的人物,选择有个性的、有影响的,强化记忆。另外,把平时的练笔作文拿出来看一看,自己写的文章,印象深刻,看看有哪些成功之处,会出现哪些不足,会踏入哪些误区,想想应如何避免。考场作文时间短,聪明的学生会恰当的利用平时作文,进行巧妙的嫁接,写出高分作文来。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