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日,由楚天金报同华师一双威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高考命题趋向与备考复习研讨会”召开,来自华师一、北京以及武汉市教科院的各科名师,就9门考试学科,探讨了明年高考命题走势,同时提出科学的备考复习建议。此次研讨会全程录像,将在华师一空中学校()进行播放。

[语文]多元化命题趋势突出

华师一附中特聘专家、国家高考专家王自如

据预测,2006年语文高考备考仍以“考纲”为方向,以考查“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受今年全国卷变化的影响,明年湖北省语文卷可能会有微调。试卷结构可能有所调整

全国2005年语文高考试卷在第一、二卷的分值上进行了调整,一卷从过去的42分减至30分,第二卷由108分增至120分,减少了客观题分值,增加了主观题分值;而湖北省语文卷的分值仍沿用了一卷42分、二卷108分的做法。自主命题的各省\(包括湖北省\可能在2006年做出反应。但全国卷只是外在的题型、赋分、板块等方面略有变化,而围绕“考纲”的“考点内容”、“考查能力”这一核心内容没有变化。自主命题省份的命题趋势

明年将是湖北省实行自主命题的第三年,结合其他自主命题省份命题的亮点,估计命题可能有如下趋势。

1.语言类试题

(1)加大主观题的命题权重,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2005年,相当多的省份将语言知识题由6道改为5道或4道,相应增加了语言表达的主观试题。福建卷借鉴上海卷的模式,取消了客观题型。再如浙江卷、天津卷将漫画引入了高考卷,都很具创新性。

(2)有多元化倾向,体现大语文精神今年自主命制的14套试题,从考点选取到题型设置都呈现出多元化特色。主观题可谓包罗万象,如江西卷考了写节日或生日贺词,全国卷考了写请柬,北京卷考了写新闻评论,浙江卷考为漫画设计广告词。可以说,第六大题成为了“试验田”,教师和学生在复习时应有充分的准备。

(3)强化语言题的选拔功能2005年大多数省市的语言题都呈现梯度明显、选拔功能强化的态势,不少题具有很强的区分度。

2.现代文阅读

(1)以科技类文章为主现代文阅读第一卷单项选择题,2005年16套题中只有北京、上海、辽宁使用的是社科类文章,其他省市使用的都是科技类,“小阅读”呈现以科技类文章命题为主的趋势。

(2)题量减少一道2005年语文卷试题总量削减,有客观题题量减少的趋势,有5套试卷的小阅读已经削减为3道。

3.文言文阅读

(1)选材广泛多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直选用正史书籍中的人物传记作为文本材料,2005年全国卷的3套题采用的分别是唐以前的《北史》、《史记》、《汉书》选文,北京卷选用《吕氏春秋》,天津卷选用《庄子》,湖北卷选《聊斋志异》,湖南选了欧阳修的散文。正史“一枝独秀”的局面不再。

(2)主题多元化多年来文言文表达的主题多为忠勇、爱民、简居、清廉,从各省市文言文的具体选材来看,主题和人物性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3)新题初现今年部分省市题打破了文言文多年固有的题型,以断句形式考查考生文言句读和语句理解能力。

(4)考查范围略增2005年有的省市试卷考查突破了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学生在复习时应以18个虚词为主,适当扩大复习范围。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一方面要全面复习,不遗漏考纲中规定的任何一项考查内容;另外,还应认真研读16套题中出彩的试题,吸收其他省份有益的经验。

(记者赵莉通讯员付婕采写) 

[数学]淡化技巧,强调数学思想方法

华师一附中特级教师 罗道珍

近两年的高考数学命题变化不大。从2005年数学高考的特点,能触摸到明年高考的一些趋势。

2005年考试大纲的变化

1.试题强调考试的选拔性,使优秀学生的水平得以充分体现,但是又区别于竞赛。

2.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更具体,也更高,这一点在湖北卷上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3.大纲最重要的修改是强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调整了对能力的要求。

A、在知识与能力上,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保持较高的比例和一定难度;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思维过程。

B、淡化特殊技巧,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有四大思想方法,分别是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和整合、化归与转化。

C、坚持数学应用,增加对向量、概率、导数的知识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高考复习建议

1.复习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考生要注意的是,考试大纲是准则,莫让难题冲淡了基础,并且还要重视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2..构建知识网络,在知识交汇点上深入下去。

3.提高计算能力。在复习中,计算所用的定理、公式、法则必须熟练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寻找合理、简捷的计算途径。

4.思维能力的培养。考生在这几轮的复习中,要学会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只有深刻理解知识内涵,转化能力才能更强。此外,考生还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

5.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从历年来的高考阅卷情况来看,部分考生因为不重视表述造成失分,因此,考生要能准确应用文字、符号、图形来表述数学问题。

6.重视新增内容的复习。

(记者邵娟采写)

[英语]突出语篇强 调应用注重交际

华师大一附中英语特级教师    王柏树

综观2005年全国16套高考英语试卷,其命题继续坚持了稳中有变的指导思想和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原则。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总体难度降低。

试卷趋势

听力:题材广泛,涉及上学、就餐、购物、旅游、看病、打电话、求职、家庭生活、时政新闻等常见的生活内容,容易被考生理解。

备考建议:听力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选好材料长期训练。读准音素,提高音变能力,熟悉音变现象,掌握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规律。

单项填空:近几年该题型几乎所有试题都设置了微型语境,置语法知识的考查于情境之中,于丰富多变的题干之中。从题目的设置特点看,几乎没有单句型题干,而更多地运用了并列句、复合句、省略句型的题干。

备考建议:除了要查漏补缺,掌握基本知识,还要尽量选做语境化、综合性强的好题,以培养语感。单纯的语法题可以少做,有些偏题、怪题、钻牛角尖的题不做。

完形填空:从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来看,完形填空题材选自多种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夹叙夹议文等,文章选材更贴近学生生活。填空的设置以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类)为主,干扰项设计周密。设项与语法结构无关,重在词汇辨析和文章干扰,半数左右选项需要考生逾越句子层次理解或推断。

备考建议:应注重词汇的复习和运用,以实词复习为主线,掌握常用语的用法、短语及固定搭配。要以动词复习为重点,注重积累习惯用法。练习该题型时,可以通过“跳读”和“边读边猜”等技巧,整体理解短文,把握主要内容、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等。仔细搜寻字里行间隐藏的解题线索,最后要复读全文,检查验证。

阅读理解:把考生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作为检测的重点。文章内容趋向现代化、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测试主题越来越重视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时事政治、科技成就、广告等。语篇结构趋复杂化,文字难度加大,且隐含信息较多,生词较多。同时也增加了新题型,更加注重阅读理解的归纳、推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重视构词法的学习和运用,多种渠道增加词汇量;拓宽知识面,丰富自身阅历。

短文改错:体裁趋向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很少。考查重在名词单复数、动词人称、时态、语态、形容词和副词的误用、代词的误用、从句引导词的误用或漏用等。

备考建议:练习中首先通篇理解,再整句分析,逐行找错,答题要规范。

书面表达:综观历届试题,提供材料的形式主要是图表、图画和提纲,越来越注重书信、日记、通知等文体的选用。(记者刘辉采写)

[地理]学科特性和运用功能增强

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 喻文澜

强化运用考查是趋势

今年湖北省文综地理试题具有很强的学科特性和运用功能,这也是地理高考走向成熟的表现。2005年文综地理学科,体现了试题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突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思维特征;强化了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如考查了对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对地理规律、原理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地理命题的演变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考题,有四个方面是一直没有变化的:(1)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没变;(2)不回避已考查过内容的命题思路没变;(3)学科内为主、跨学科为辅的综合态势没变;(4)跨学科试题的设计套路没变。

另外,每年的试题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主干知识内部板块考查的重心有所转移;(2)跨学科综合题的切入点不断演变;(3)社会热点介入呈现由显到隐的变化;(4)非选择题设问及解答形式有变化

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

可以明确地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评价目标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具体如下: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具体为,高考考查学生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能够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要求学生能够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对综合类的材料进行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另外,要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相关的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学科渗透,如运用知识、原理,分析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述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能够正确阐述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能运用地理、历史知识,对事物进行跨学科的描述与本质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地理现象;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定向思维,要体现出创新思维。高考命题指导复习

在复习中,教师和学生要将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和网络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视对地理图像的系统复习;要注重地理空间判断能力的培养(如能看懂各种地图、地形图等);注重地理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

另外,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地理越来越重视学科知识的综合。所以,在复习时也要注意培养综合能力: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综合、自然地理和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的综合、人文地理和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的综合、某章节内容知识点的综合、注意地理与政治和历史学科综合的交叉点和切入点。

(记者赵莉通讯员付婕采写)

[历史]考点有增删 题材更鲜活

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 邹桂琴

每年考点都有局部调整

每年的历史高考大纲,在考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有所增删,考点在当年的考试大纲出来以前,都是不可预测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每年的历史高考题,都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而主干知识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

一般而言,删除的考点多为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知识点,增加的考点也多是联系其他的知识点一起考查。所以,目前教师和学生还是应踏踏实实教和学,暂且用不着去猜测哪些东西可能会考,哪些东西不会考。等考纲出台后,再进一步落实考点,才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题材鲜活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的历史试题来看,试题趋于“新鲜化”:即命题的材料越来越鲜活,不回避社会的热焦点问题,不少考查某一知识点的材料动态感十足,读来不艰涩,学生感到新鲜,有“小试身手”的欲望。如今年湖北省文科综合的第37题就是一道典型的鲜活题。学生和老师还可参考一下近年来上海卷中的历史考题,其中有不少“鲜活”的典范。

把握课本很关键

现在一些高三的新课还没有结束,所以在上新课时要扎扎实实。如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河的顺序,若在上新课时没有按规律记忆,以后复习就得花大功夫。

另外,要落实课本内容,死记硬背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光靠老师讲也不行,必须动口、动手又动脑。在复习重点章节时,可将前后知识串在一起,启发思考。比如在学习唐朝“贞观之治”时,则可思考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实行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实行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思路放开了,考虑问题就会更全面,可有效掌握新知识。

再次,教师和学生还是应注意渗透政治、地理知识,为综合打好铺垫。如学习普法战争时,要注意阿尔萨斯、洛林的地下资源和欧盟组织的关系;学习法国历史时,要注意法国地形特点等。

关注高考信息的来源

现在绝大部分高中仍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复习的目的主要是:疏通章节中的难点;筛选读、讲、练习的要点;理清基本线索;区分比较同类知识;穿插重难点问题,克服思维定势,培养知识迁移和联想能力;进行适当适量的专题训练,归纲整理。

另外,教师和学生也要关注最新的高考信息。一般而言,高考信息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大纲》,是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高考的大纲;二是省、市教研室组织的有关备考会议,权威和有经验的行家们切磋交流后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指导性;三是近3年的全国高考试题,特别是最近一年的试题,试卷中的题型、取材、风格都对下一年的备考极具参考价值。(记者赵莉通讯员付婕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