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动选择或被动逃离: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李先生的孩子正在哈尔滨上初三。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打听送孩子去新加坡留学的相关事宜。“趁孩子年纪还小,早点送出去可以让他更快适应外语环境,锻炼自理能力。”李先生承认,自己是看到周围很多朋友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后才动心的。

从1999年出现低龄化留学的第一波小高潮以来,关于低龄留学利弊的争议一直沸沸扬扬,从未停止。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选择低龄出国的孩子大多是国内的中等生甚至成绩非常不理想的学生,在将来的升学、就业上缺少竞争力。李先生的看法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不想再让孩子在千军万马中挤‘高考’这条独木桥,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才选择了让孩子出国‘镀金’。”

“国内升学压力大、对国外教育制度的高预期,都是造成留学低龄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一位资深美国高中留学顾问指出。

学校教育的问题既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也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在这种压力的背后,则是中国教育所遭遇的信任危机。

李先生说:“现在,孩子每天平均上6—7小时的课,放学后还要上补习班,回家后还要做3小时的作业。基本上没有时间锻炼、娱乐、和朋友交流,晚上10点左右才能上床睡觉,但学习成果并不怎么让人满意。”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中,孩子承受的压力很大。面对越来越多的课业压力和成效并不显著的补习,一些家长不管孩子是否适合留学,不管承受多大经济压力,都想方设法送孩子留学。

与应试教育同时,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也让很多家长心存忧虑。“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区域不平衡让中国学生‘入学难’、‘择校热’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从国际的惯例来看,公办学校应该提供相对平等的、尽可能优质的、面向所有老百姓的基本教育。很多国家很多区域有规定,所有学校建得都一样、配置都一样,教师相对流动、教师的配备一样。一个孩子无论进哪个学校,都能受到基本一样的教育,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

他强调,当前,最根本的还是政府应该缩小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均衡。

随着择校问题的愈演愈烈,在北京等大城市,很多重点学校都被学生和家长“挤破了头”,孩子就学俨然成了“拼财力”、 “拼关系”而不是“拼能力”。面对这种“千军万马”的压力,很多家长选择了把孩子送出国门,选择了暂时的“逃避”。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从200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爆发式的增长。2008年出国留学人数为18万左右,而到了去年,此数字达到了近35万之多。而近两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每年大约增长20%,18岁以下报考托福的比例比上年增长一倍。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对那些适合出国学习的学生,留学是一个机遇;反之,对不适合的学生是一种煎熬。对于尚未成年的“小留学生”而言,低龄化的出国留学有利有弊,但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