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秦畅: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中出发,作为家长,没有那么大的智慧去定型年幼孩子的未来。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3-6岁就是让孩子自由奔放、开心快乐的一个时期。她可以不用去学那些所谓有用的东西。不学知识并不代表自由散漫。

有人质疑,不学知识以后怎么适应小学。

女儿刚上一年级时确实出现一些不适应,发现一些英语单词听说过,但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能背出来;加减乘除也不会做……正是由于这些差距,激励着她要上课认真听课。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女儿就适应了小学。和那些花了两三年学了很多所谓有用知识的孩子几乎没有差别。

3岁孩子需要花2天时间去背一首唐诗,7岁的孩子可能一分钟就能背下来,为什么要让孩子在不该学习的年龄花大量时间学习那些学不懂的知识。

此外,家长都喜欢在孩子身上花钱而不是花心思。孩子四点钟放学归来,如果不去兴趣班,家长陪着孩子做点什么,对家长而言是非常大的考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和家长在一起,而非学校及老师。 

封莉蓉:曾经去过英国的一所学校,由《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按照巴学园而建。里面所有的接待都是学生自己,校园里有的孩子在爬树,还有的在山上玩。还有的孩子热衷于在木工房里工作,这些孩子并没有自由散漫,还具有很高的情商和智商。

曾晓东:儿子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只认识"天"、"大"、"土"、"儿"这几个字,这种基础下上了小学。

在后面的学习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国家各级教育都衔接得非常紧,如果没有前面很好的基础,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不行,家长就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内心,但这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一直到了四年级,儿子才慢慢适应。相比之下,男孩子会显得比较晚熟。

陆明凤:赞同两个观点:1.适合的是最好的;2.教育不是单方面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

猫爸:我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其实学习能力更强。

总结教育女儿的经验,核心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孩子在10岁之前,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形成、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品德的灌输。10岁以后,孩子已经基本养成了基本的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自我意识逐步觉醒,这个时候可以逐步放手。

第二点,家长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妻子在女儿10岁之前,隔三岔五就在写观察日记,很琐碎的事情都记录下来了,到一定阶段,就能了解孩子的个性。用表扬的方式比棍棒教育有用得多。

家长还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在孩子培养兴趣和技能上很愿意去花钱,但是对于自己如何做家长,都没有花钱去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