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黄埔军校第八期精英班的开班!这一次,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各地的精英们纷纷加入我们。

本期的精英班有一大突破,学员中不仅有来自互联网教育界的创始人和高层们,还有已经在传统企业取得巨大成功的精英人士。希望通过这一期的课程,更多对于互联网教育有热情的伙伴能投入这股热潮,开拓思路,获取资源,一同推动产业大发展!

今天的第一堂课,我们请来了沪江社区拥有十多年经验的大牛“冰川老师”,为我们介绍如何打造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 互联网时代,顺应方可成功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最明显却别在于,传统企业做的是客户,是产品的购买者;而互联网公司做的则是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在互联网行业,客户与用户皆有,先有用户再有客户。而在传统行业中,没有用户这个概念。由此所产生的区别在于互联网企业更多会将用户使用产品的目的、需求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考虑如何把东西卖出去。

 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两件事:事情发生的速度越来越快、事情总有人能做。1999年出现BB机,一年之后被手机代替。而到如今,手机已经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电脑甚至在很多超过电脑。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一切都能发展的如此之快,而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的发展就是如此迅速。当年马云要在网上出售商品,希望得到政府扶持,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可马云却做成了这件事,而且让这一切变得如此平常。所有我们此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在明天就有人会去完成。

二. 互联网思维
在传统企业,最为强调的是资源,通信企业要把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资源的控制来获利。而互联网企业要做的则是要推翻这所有的垄断,要让所有人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将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让所有人都能接触到资源。而这正式互联网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因。
学习力

在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所谓的老师学生的区分,可以统一称之为同学,原因在于当一个人加入了一家互联网企业,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没有历史背景,都需要开始全新的学习。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成立的时间都不长,所有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边操作边学习。没有一家企业敢宣称其很有经验,所有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都应该以谦卑的心态从零开始学习。一旦进入了一家互联网企业,无论是阿里、腾讯、百度、优酷等大型的网络企业,所有的员工都互称同学。包括已经晋升如管理层,拥有较高职位的员工、乃至是最高层的领导,都不会称其为“XX总”,称呼他时只会用同学,或者是用昵称。

之所以如此,在于互联网企业的从业者需要用学习的状态进行工作。在此过程中,任何学习速度慢于企业的人都会被淘汰;而学习速度快于企业的人将成为成功者,其晋升道路将畅通无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某一阶段,你取得了一定成功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旦在之后的阶段中你的学习速度慢于企业,那你也将会被淘汰。

当然,在互联网公司,昵称是在满足、尊重员工的个性需求。满足这样的需求相对应的将会促进员工贡献出更多。

平等力

在互联网公司中,只有平等,打破等级的限制,思绪才会被打开,创造力得以展现,执行力得以上升。执行力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完成领导所交付的任务,而是在于领会完成这些工作的目的。如果有等级制度,那最后完成的情况将会向政府职能部门一样——完全的流程化,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互联网企业想要取胜就是要靠速度。

专注力

到一个互联网企业,可以从细节看出一些问题。例如它的卫生间。如果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卫生间和酒店宾馆的很相似,那这家企业就不可能在这一领域存活太久。如果连卫生间都已经被营造成类似于互联网社区的环境时,那这家企业的互联网基因可以说根深蒂固,其生存能力也一定非常强。

三. 社区定位

运营社区需要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它并非是指某一项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理念。与用户进行互动,其实就可以理解成为在运营社区。

 

 

四. 用户 

如今的用户年龄的跨度可以非常大。你会在互联网上发现年龄非常小的用户。在CCTalk上年龄最小的讲课老师只有六年级,因此不能小看我们的小用户,他们所能完成的事情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所有成年人能完成的事情他们都可以去学习并且完成。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用户年龄的上限降得太低。以上图片中的老人是一位前年去世的博主,她去世时已经97岁高龄。她天天都会在网上发表博客。

不难发现,互联网用户的年龄跨度下至几岁的孩子,上至近百岁的老人,这种中间的用户群体数量十分庞大。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覆盖所有的年龄层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细分用户,找准用户属于哪个层级,而这个层级的用户的最普遍、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用户最关心之处,直击他们的痛点。

五. 互动案例解析

冰川老师曾写了一篇有关于自杀的文章,得到了一位网友的关注,双方开始了互动,如以上的截图。网友对于冰川老师非常感兴趣,问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一些隐私的问题。

其实,文字可以调动起用户的兴趣。最好的营销方式也是如此,并不需要靠自己主动去推销,而是把产品展示在用户面前,吸引他们主动找到我们。这样的案例有这样一个启示:把我们的营销变成用户体验时的一种享受,用户与我们的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样吸引到用户之后,他们会主动找到我们,此时我们再与其建立好良好的关系,之后再向他们推荐一些产品时,他们会因为这样一种信任的关系,从而营销的成功率会大大上升。

如果真正想得到用户的信任,真正的建立与用户的紧密关系,让用户真正的买我们的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到他们的身边,了解他们想的是什么,尊重他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六. 如何营销90后

对于任何一位想成为线上教师的人,或是想从事相关产品营销的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了解用户、贴近用户。尤其在这个已经属于90后的时代。我们是否关注过90后?我们是否了解90后?90后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与90后交朋友?我们是否一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如果一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那会与90后拉开很远的距离,我们就获得不了未来的用户,而90后正式未来互联网主要的用户群体。

用户数量依靠教师魅力

90后是未来互联网用户的主力,用户的数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魅力。对90后来说,除了类似于四六级应试的课程,选择兴趣教育课程(这是在线教育的主流)时,他们并不会因为这门课程的质量高或低来决定,而在于老师是否有魅力,老师是否与他们有交流,老师是否能关注他们。

这种关注大多情况下并不是在课堂内完成的,而是在部落、论坛中是否有互动,他们的留言是否被老师看到并且及时回复。并且,老师必须要迅速组建粉丝管理团队老师不能做到及时回复,团队必须完成这一工作。甚至有时用户给用户做出了回复。以上种种,都包括在一个老师的魅力范畴之内,只有这样老师的魅力才能建立,粉丝团队才能建立,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互动能力>专业能力

在互联网教育行业中,互动是最重要的。有用户出现,可是老师依旧自顾自讲课,不与用户互动,用户不会为此买单。因为他们在线下已经接受了很多类似的教育,来到线上还要遭遇这样的问题,而选择权完全在用户手中。线上教室不是线下,他们甚至可以付了费而不听课。老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互动能力,用户不能感受到老师与他们是同类,不能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关注和尊重,用户很快就会流失。而且这样一种口碑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一条微博、一条发帖、一条微信朋友圈的状态,都会迅速让其他用户知道这一情况,新用户不会再来。

90后消费观“只要我喜欢”

与“是否喜欢”相比,“课好不好”只能靠后排,这既是90后的特点。

他们不是同一型号的社会产品

无论是60后、70后、80后,他们都有很明显的相似的特点,这是他们所受的教育环境所导致的。但是90后却截然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互联网的特点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任何种类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而每个人搜索信息的途径、获得的内容的不同,个体之间成长环境的不同,都会导致差异化的出现。因此面对90后的用户,“一招鲜,吃遍天”的思路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指尖上的一代

90后和80后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首先,80后的童年是没有互联网的,80后的青少年时期才开始有互联网。而90后则完全不同,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第二,90后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手机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电脑。有这样一个大致的调查,90后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比达到3:1。因此,我们未来所要考虑的将是如何在移动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用户 

自我意识觉醒

90后是非常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他们认可的一定是尊重他们、能够与他们交流的人或者产品。原因在于,在考虑任何事情的时候,他们一定首先考虑的是“我是不是喜欢”。一旦他们喜欢,那么我们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他们会为他们所喜欢的事买单,可哪怕一样产品再好,哪怕这样产品确实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不喜欢依旧不会买单。

90后更在意圈群这类网络群体的意见

90后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可同时,他们也非常看重一个圈子中的人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例如,在一个圈子里,很多人都认为某一位老师的课程好,那其他的人都会来尝试这位老师的课程。所以,对一名线上老师来说,粉丝团队的运营非常重要。在课程开发上尊重用户需求的同时,一个好的粉丝团队会帮助运营自己的课程。粉丝们可以收集到用户的想法,也可以把老师的理念传播给其他用户,同时他们也可以与更多的用户产生互动,从而形成一个合体。

90后最关注的是一样事物的品牌,也许这样事物未必是他们的必需品,可品牌的力量会促使他们去购买。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需要把自己都打造成品牌,这将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