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多领域沟通合作的桥梁与纽带,2004年至今,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2国合作开办457所孔子学院和707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旨在帮助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法国也有一个像孔子学院一样的国际性文化传播机构——法语联盟,它在弘扬和传播本国文化的过程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国西部城市拉罗谢尔孔子学院和驻在北京的法语联盟。  

拉罗谢尔,这座法国西部城市,以每年2400小时的日照与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齐名。由北京语言大学和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在这里联合创办了拉罗谢尔大学孔子学院,这是中国在法国的第7所孔子学院。  

就在这法国第三大旅游城市的海滨,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来自中国的元素,当地市政府用一座“地标性”建筑命名了一个公交车站--孔子学院站。  

走进孔子学院,就可以发现颇具中国特色的装饰--大红灯笼,几盏灯笼营造出了一个富于中国味儿的环境。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韩祝祥:  

我们这个孔子学院是办了有7年的历史了,我是第二任院长。当初,合作单位是有北京语言大学和这拉罗学市政府,拉罗学大学,三家共建的这一所孔子学院。我们现在有跟合作的小学有五个,让我们去每个学期一个小学要去七次。给他们第一次要教一些简单的汉语,然后都是文化中国文化。另外就是中学了,中学主要的课程还是高中,他们本来就开了汉语,所以我们去就是加强他们的汉语课。  

为了让参加孔子学院的学生感受和认识中国文化,孔子学院除了正常的汉语课程外,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例如茶艺表演、书法表演、中国剪纸互动体验、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展示,定期还会组织中国美食节,让拉罗谢尔市民及学生们品尝中国美食。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韩祝祥:  

当然了合作中间,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因为两国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对有些事情的理解也不一样。还有他们的法定制度,规定也不一样。我们刚来的时候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现在通过了沟通,通过了相互交换意见。慢慢的开始都熟悉对方的一些情况了。  

如今,韩院长已经准备离开拉罗谢尔回国,学生们在惜别之际,开始关心的是来接替韩院长的老师会不会继续教授他们中国书法,这在他们看来,书法会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成立于130年前的法语联盟是致力在世界各个角落推广法语和传播法国文化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已在全世界设有1000多个分支机构。而在中国,法语联盟更是采取与当地大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在北京、上海、武汉、大连、香港等十五座城市设立了分院,注册学生近3万人。2013年,中国法语联盟已有学院的379名教师共计授课超过250万小时,同时举办了387场文化巡演活动,受众超过9万人。他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外界了解的渴望也在不断高涨。  

北京法语联盟副校长 黄夏天:  

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发展飞速,这是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很少见的,发展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因此,5至10年以前,人们去法国留学是一件非常 困难的事,就像一个梦一样,大家想在国外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想留在中国,在这里上一所好大学,人们或许只是想在简历上增加一项会法语的技能,或者学习法语只是为了个人开心,这些都是与之前相比不一样的地方。  

法语联盟同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一样,都是由各国政府主导,推动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然而,孔子学院这个年轻的成员却在其十年的成长路上历经坎坷。有批评人士对其官方背景进行质疑,甚至称其为中国向外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对此,在中国生活多年的黄夏天则表示,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北京法语联盟副校长 黄夏天:  

对这种看法的产生我并不感到惊讶,关于对中国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有一些国家,它们会批判中国的政治体制等等,但是说实话,如果你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政治工具,那法语联盟同样也是,其实我们不过是在传播我们的语言和文化,而孔子学院也是如此。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现在的中国十分强大,并且发展地非常迅猛,因此,它当然会引发批判之声,而这种现象是普遍性的。如果中国的发展在某些国家引发了批判,而在这个国家民众可以进行批判,那就让他们批判好了,我认为这也不会减缓孔子学院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