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各种“对外汉语教学课本”有其编写的特点,但显而易见,它无法或很难与传统或专业的汉语教学体系相切割,万变难离“听、说、读、写”这四道必修的程序。

我亲历的对外汉语教学刻骨铭心的体会是“天不怕,地不怕,老外最怕写汉字”。我的一位初学汉语的土耳其学生开门见山的第一句居然是“汉语课今后的考试是否可以不要考方块字而只考拼音?”当他得到我否定的回答后就毅然决然地弃选了课程。他的这一决定令我警醒,显然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力或没有充裕的时间把握汉字那多“图形”的涂写。

对于汉语拼音,以拉丁字母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基本上是人见人爱,在教学的实践中,在拼音的帮助下,我创下了15分钟教会零起点的学生说10句汉语问候语的成功实践,足见“学说汉语”是最容易见到功效的,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只需要稍稍纠正一下音调就万事大吉。但问题在于大多数老外学子在倾心汉语拼音的同时,对汉语方块字却拥有更大的心里障碍:笔画难,部首偏旁更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等书写规则更是难上加难,我耗尽心计心力,讲得口干舌燥,涂划得声嘶力竭,却收效甚微,事半功倍,其结果往往是一个个把方块字“画”得歪歪扭扭,而且常常缺胳膊少腿……我们小时候,谁没有被老师罚写生字的经历,一个错别字罚写100个乃家常便饭!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觉得不大容易,那人家老外自然倍感笔重千斤,“汉字难写”构成了从拉丁字母到方块文字征途上最大的拦路虎。

如何让洋学生充分体察汉语之易,领略汉字之美,感悟汉语之魅,如何诱发他们以极大的兴趣、毅力和恒心去赢得认知汉语的自由,这是我的思虑也是我的思索:其实时间对每一位师生都是公平的,信心对每一个人都是同等的重要,有所为必要有所不为,如果对外汉语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没有重大的扬弃,它势必要重复专业汉语教学遇上的所有艰涩……于是我进一步设想,假如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省掉“写”的这个重负,颠覆传统汉语教学时间的安排,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轻灵起来,进度势必大大加快,老外学生的汉语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自然随之大大得以强化。

那么对外汉语教学放弃“写”这个环节是否一厢情愿,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实践,但在数码和电脑时代,显然为我们提供和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这个方面至少还具有更大的硬件优势(如电脑和多媒体设备),而“放弃学写字”的汉语教学包袱更符合短期汉语培训急功近利和急用先学的内在动力:“只认不写”(通过部首偏旁的教学来逐步认识汉字),或“以打代写”(通过拼音或部首的打字在电脑的显示屏上完成汉语拼音到汉语方块字的摆渡),或者“以读促认”等等,等等,从而最终完成“汉语识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