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给学生讲了西汉宰相匡衡的故事,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为藏书很多的文不识家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相比匡衡,我们今天的条件优越的很,而同学们却没有那种凿壁偷光的精神,总是“明日复明日”,把事情往后拖,该完成的不积极去完成,该掌握住的知识没后好好巩固,以致留下遗憾。
其次,把握好每一分钟,充分利用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有一次,一个青年向着名教育家班杰明请教如何才能获得成功,他们约好了地点与时间。等到时间到的那一天,青年如约而至,可是班杰明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却让这个青年惊讶不已,原来他的房间里乱七八糟,一片狼藉。看着青年惊讶的表情,班杰明马上说到:“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完,不等青年开口,他就关上门,一分钟之后,他再次打开门,并热情的招呼青年进入了房间,此时青年看到的确是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青年在心里感叹班杰明的速度,可是,没等青年人把问题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好吧,你可以走了。”青年人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一边微笑地说,“你进来已经有一分钟了。”“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噢,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也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向班杰明道谢后,青年人开心地走了。
听了故事后,很多同学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非常很短很渺小,但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构成,如果把握住每一分钟将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此外,我还充分发挥班干部、小组长的作用,给他们分好工,让他们各负其责,在自己做好的前提下,督促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第三,学会分割每一段时间,一步一步去完成。教育学生把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第四,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要做到这些,还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五、学会听讲,做好批注。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要勤于动手,动笔做简单记录或批注。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第六,养成严肃认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第七,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我教导学生学习的知识尽量当堂掌握,课后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做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
此外,要提高学习效率,还要学会积累,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有自信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同学们在养成了以上习惯后,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那就让我们从这一分钟开始,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在学习的道路上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一方一寸的风景珍藏,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生命放射出灿烂而耀眼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