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附:文字实录摘要

沪江专访:你是医学专业的学生,最初怎么会想到参加BEC这个考试呢?
李少博:医学是一个涉及很多领域的产业。最重要的当然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但是医生工作需要的谨小慎微、无限重复等,都是我个人比较缺乏的品质,因此我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与医学领域相关的商务人士。我非常注重商业素养的培养,而BEC又是很有说服力的考试,于是乎我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

沪江专访:学习医学专业到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通过BEC考试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少博:感触就是健康永远是一个人首先需要拼命保护的财富。年轻人的豪情壮志绝不应该体现在“我愿意连续一个月不睡觉来怎样怎样”,什么都不值得这样用健康来换。看多了在病床上后悔不已的人,我渐渐地就放弃了那种拿命换钱的打算。
没参加这个考试之前,总是觉得英语是自己的优势,但是拿不出直接证据,但是现在算是有了吧。另外,除了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发的奖品——一个移动硬盘和一个iPad 2外,BEC考试带给我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习惯。为了熟悉纯英文商业环境,我会经常浏览美国的商业网站(比如CNN Money)。现在考试已经结束了,这个好习惯被保留下来,这对我来说是格外大的收获。

沪江专访:最终没能在比赛的路上走的更远,你总结的经验与教训是?
李少博:教训是比赛的时候,男评委和女评委都要看!否则的话就没有然后了。(笑)
说实话,看到总有比自己厉害的人,比赛的时候他们是在你看得见的地方发光,不比赛的时候他们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依然在发光。而若干年后,我需要竞争的就是这一批人,因此会有动力提升自己,督促自己不要浪费时间

沪江专访:得奖后有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向你提问,你通常都是怎么处理的呢,对于备考BEC,同学们问的比较多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李少博:我看到的提问基本上都回答了,除了看似提问,其实在求交往的。(笑)我的新浪微博是@李小博同学 ,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私信探讨,一起交流。
最常见的问题其实是,“怎么学好英语啊”。对这个问题怎么可能有标准答案呢?不可能有一个方法套路适合所有人。因此这种问题我非常难办,也希望大家不要再问这样宽泛的问题。
对于备考BEC,问得最多的是怎么准备口语,这点其实我在沪江网的公开课上提到过(戳我去听公开课回顾>>>),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听听看,简单来说,就是选对搭档和规律练习

沪江专访:那么针对学好英语,你自己有什么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吗?
李少博:说到底英语是一门语言,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应用。能出国的话,就先来两个月homestay,是最快的提高方法。平时当然是找机会多接触多应用英语,比如阅读英语报刊和小说,上网看看美国主流网站的新闻等等,当然这些听上去都很简单,我也跟不同的人说过,然而真正坚持超过一个月的,少之又少。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好的方法的话,就是坚持吧。

沪江专访:你曾经有过一次支教的经历,当时最大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李少博:很多东西我以为很理所当然得到的,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是这样,这就教会我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和分寸。比如支教的那些小同学觉得,去一次北京是很难得也很荣幸的一件事,我就不应该说我去过北京很多次,北京沙尘暴很严重,或者北京的交通真的很不方便之类的话。

沪江专访:现在你还参加了央视《开讲啦》节目的录制,作为青年代表,在这个节目里收获了很多吧?
李少博:的确。我不是很喜欢电视媒体行业现在的导向,平时看电视也很少,但《开讲啦》很清新,不弄一些吸引眼球的噱头,单纯地谈理想,谈人生。我能在舞台上,面对面地听成龙、冯小刚、俞敏洪、李昌钰等人娓娓道来,收获当然也是格外大的。
无论是在化妆间还是在舞台上接触这些“大腕”,他们都非常谦虚、平易近人,就让我看到越是有实力的人,越是不张扬不浮夸,我也知道要更好地反思自己,这样收获很大。

沪江专访:你曾经应邀做过一次沪江网CCTalk公开课,对于这次公开课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形式上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李少博:这次公开课我对沪江网的印象有很大加分。主要体现在软件支持上,原本以为CCTalk也会像大部分软件一样把MAC用户弃之不顾而只开发Windows平台的软件,没想到沪江网上有针对MAC用户的详细说明,用户体验很好。讲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反馈结果也让人挺满意,还有听众的互动环节。但是演讲的黑板实在太不美观了,使用也很不方便,如果能有改进就更好啦。

沪江专访: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很多国内外大学的课程视频,你有留意过吗?许多人表示“新媒体教学的发展会对传统教学产生冲击”,这个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李少博:我看过,并且很仔细地听过MIT的生物学导论。新媒体教学已经对传统教学产生冲击了,现在很多教授上课已经不用黑板而是直接PPT文件播放,我的大学也直接开设了很多视频课程,最终统一给分。我个人觉得传播知识的途径没有那么重要,只要是想学的,新媒体旧媒体又有什么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