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习,压力源于对自己的要求

在哈佛,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很大压力。常帅说:“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抓紧每一秒钟赶下一个 deadline ,赶一个又一个的offer ,赶这个科目一定要拿A ,这个作业一定要做完…… 你同全世界最强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当大家都忙碌着很厉害的事情,你是不可能给自己放松的。在一群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人身边,你不可能不觉得自己必须有所成就。”

美国大学的成绩不是按照绝对的ABCDE分级,有的课程里只有前10%的人可以拿A,前30%的人可以拿B,“这样的课里,学科成绩是相对而并非绝对的。即使你的成绩很好,但是你没有能够像班里前10%的同学那么好,你依然是拿不到A的。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然而压力不是来自于相互竞争,而是更多来自于你对自己的要求。”

曾经一度在网上被疯传的“哈佛大学凌晨四点的图书馆”照片,她回国后也被反复问及。常帅很肯定不是每天凌晨四点都如此,但是这种景象如果出现在复习考试的时候,是完全可能的,“可能复习考试那一周你每天早上八点钟去图书馆就已经座无虚席 。”

成绩优异,不是外在要求而是内在动力

在学习方式上,常帅坦言自己很多习惯都是受父母的影响而来,“我爸爸妈妈都很爱看书,他们有时会专门给我看,或者不经意地放在某个地方,我就自己拿起来看,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小时候他们会适时地提醒我作业要赶紧做、做事情不要拖,后来我就内化了这个习惯变得很自律,习惯在心里督促自己‘事情要赶紧做,不要拖在后面’”。从小到大,常帅都是一个要强的孩子,对她而言,学习成绩好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父母也几乎没有对她的学习有过干预,“爸爸妈妈只是希望我在固定的时间里能把事情做完而已,具体‘这件事要怎么样做’没有唯一的方式……动力不源于长辈要求你成绩好,而是你自己成绩不好,自己会很自责。”

凭着这种对学习本身的喜爱之情,进入哈佛大学至今,常帅的GPA高达3.91分(满分4分),并且获得了学校的荣誉奖学金。她不喜欢以“应试”为目的来学习,但她懂得换一种思考方式。例如备考SAT时,同样是背单词、读阅读材料,常帅却时刻感受着学习英语的乐趣,“通过做题和背单词,你接触了新的语法和思维方式,从最初的生疏熟练到能够应用自如。驾驭一门语言的过程给我带来很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坚持跳舞,向往去到不同的地方

 常帅从5岁开始跳舞,如今已经跳了15年有余,进入哈佛后,即使时间紧张,她仍坚持,并成为学校现代舞团和芭蕾舞团的演员,最忙碌时曾在两个星期里连演十二场演出。“我挺喜欢跳舞的,小时候跳是出于惯性,在‘小伙伴艺术团’里面,觉得好玩;进了大学之后意识到跳舞是训练了这么多年来,自己拥有的一笔财富,是已经拥有的天赋加上后天的锻炼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荒废会很可惜。现在能够跳舞和编舞的时间,我都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从小习舞的经历曾把我带去朝鲜为金正日演出,去法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和美国为世界各地的人演出,在我年纪小小的时候打开了很多扇通向世界的窗户。我性格很开朗、求知欲很强,很想要去体验新鲜的生活状态。而我的内心,是希望可以不停地去到新地方的。”大一的暑假,常帅曾经一个人背包去欧洲漫游旅行了一个月。每当有人问她毕业后想要留在美国还是中国,她会回答:“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局限在这样的二选一呢,每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我还有更多的选择。”

离家多年的经历,不仅令常帅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令她看起来比同龄的中国同学更加独立、成熟,“在国外,你要开始一个人面对生活,照料自己的一切。什么事情都要在脑子里完整地过一遍,不是说周末回家衣服给妈妈洗、吃饭只要坐在那里等就可以了。而比生活琐事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独立思考,我到底想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之后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什么对我来说最有意义。因为有了很多经验作为资源,我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然后才慢慢筛选最合适的选择。”

担任主席,致力于搭一座哈佛与中国的“桥”

大学期间,常帅还担任了“哈佛大学中美交流协作机构”(HAUSCR)主席,负责“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 等活动。

据常帅介绍,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自创立以来便致力于积极推动哈佛学生和中国各地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机会的分享,旨在通过一系列相互促进的教育机会和文化对话,在两国学生中发掘并培养领袖才能、学术气质、公民意识和创业精神。

机构的旗舰项目包括一年一度的“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哈佛校园行”、以及“明日行动计划创业大赛”。这些活动邀请近千名申请者中选拔出的佼佼者们来到哈佛校园,接受哈佛大学以及哈佛商学院知名教授的一对一指导,并与哈佛学子们共同生活、深度交流,历年获得中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国学生对哈佛有很多的好奇,哈佛学生也对中国有很多的好奇,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两地最优秀的学生中搭一座桥。”常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