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异星战场》的上映,距离原著小说发表过去了整整一百年

火星与科幻的不解之缘

探测火星之前:火星常被当作另外一个地球

在人类探测火星之前,早期有关火星的通俗文学,多把火星当成类同地球的另外一个“国度”。关于火星的小说(包括电影)很像是以往的航海、丛林冒险小说的复刻:某某船员(士兵)流落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那里见识了怎样的风土人情,遇到了怎样奇异的生物等。电影《异星战场》的原著小说就是这样的路子,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把火星称呼为Barsoom星,里面种族众多,设定庞大,而且故事深入人心,是改编成视觉大片的好材料。

在《纳尼亚传奇》作者C.S.刘易斯写的《沉寂的星球》中,主角被一个野心科学家抓住,带到火星。科学家希望把他作为“祭品”献给火星人,趁机攫取火星的宝物。在那里,他们看到火星人安宁祥和,火星的自然环境生机盎然。在中国作家老舍老舍的《猫城记》中,火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书中讲述“我”坐飞机迫降在火星上,来到了猫人的城市。当地猫人阴狠狡猾又麻木不仁,喜爱吸食一种“提神”的“迷叶”。猫国过去虽有悠久的文明,但如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并遭遇外敌侵略。整部小说处处直指当时的中国现状,乃民国科幻的代表作品。

二战后,正值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人类文明与火星文明在科幻作品中的互动更加全面,作家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种族间的冲突与融合。例如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里面能够找到许多人类真实历史的投射。这是一部短篇集,二十多个故事以小见大,以散文诗般浪漫隽永的笔调,描绘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一段盛衰史。从地球人首次勘察火星,与火星人接触,前赴后继强行殖民火星,还导致了火星人的灭绝。然而地球上又爆发战争,刚在火星上站稳脚跟的人类,又思乡心切要回家。

1990年的电影《全面回忆》改编自科幻小说,片中的火星处于被人类开发的阶段

探测火星之后:人类在火星上建造家园

19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军备竞赛而爆发航天潮,探测火星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但该计划一直命途多舛,在经历了好几次失败之后,终于,1965年,美国的“水手4号”探测器成功飞掠火星,发回了第一张火星照片。这张照片打破了人类关于火星文明的美好憧憬。这颗红色星球表面一片荒芜,沙石遍布。而且数据表明大气密度比之前预计稀薄很多,还有恶劣的尘暴。这就是真实的火星。

不过,乐观地看,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科幻作家也绝不会因此就受到打击,技术的进步、认识的深入从来都是他们发掘更多题材的机会。描写火星文明的科幻,除了“火星上本来有人”,还有一类就是“人类将火星当成自己的家园”。随着火星探测计划的延伸,后者这类作品也渐渐成熟丰满。弗里德里克·波尔发表于1973年的作品《人变火星人》,就设想利用基因技术和生物电子技术将人体进行改造,以适应火星的环境。

除了改造人体,当然就是改造火星。例如A.C.克拉克的《火星之砂》,提出了一种从火星矿石中提取氧气和能量的方式。而改造火星类的翘楚要算是金·史丹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分别设定于人类改造火星的三个阶段:荒凉的原生阶段;由植被覆盖,气候趋近地球的第二阶段;成为跟地球一样水源丰富的蓝色星球,甚至由于“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而导致世界末日。随着改造过程的不同阶段,火星上的社会形态也快速进化,生根发芽,成长,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