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但是很多人却对外语很头疼:学习外语需要记住那么多语法规则,背下那么多单词,如果把学习外语的时间用来钻研工作或者享受生活该有多好!

最近发表在美国《心理科学》杂志上的文章,用实验研究发现,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可以促进双语者对母语的加工。这个研究说明,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后,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在这项研究中,比利时的研究者找了45个母语是荷兰语的大学生,他们都是从14~15岁时开始学习英语的。研究者让这些学生阅读一些荷兰语的句子,其中有些句子中包含一些同源词,也就是在荷兰语和英语中意思相同,而且拼写也相同的单词(比如“sport”在英语和荷兰语中都是“运动”的意思)。同时他们也阅读一些只会出现在荷兰语中的单词,在被试的阅读过程中,研究者记录了他们的眼动变化。研究者发现,被试在看同源词时花费的时间要少于看其他词所用的时间,这说明被试对于双语词语的加工更有效率。

这个研究的启示在于,即使在双语者阅读本国语言时,也会受到第二语言的影响。也许一个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人看到一个汉字时,他反应出来的并不是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而是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

也许,文化就这样通过语言一点点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扩展我们的视野。双语者也会在语言理解中表现出更强的对模糊的容忍能力:有一位阅读者在看过这项研究成果后也表示赞同:她会说三国语言,她发现她在理解方言的能力上也远远强于只会汉语的丈夫。这些证据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多学会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技能,而且让我们的思想更开放,眼界更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