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宇航员曾有望生还

 
“哥伦比亚”号宇航员曾有望生还

“哥伦比亚”号解体前,原本有两种方法可以挽救宇航员的生命:一种是宇航员自行进行太空行走,修复飞船;另一种是派另一艘飞船援救宇航员。美国宇航局的管理体制不鼓励人们在安全问题上提出不同看法。一位专家的智慧有时候要大于一群专家,但遗憾的是高层管理人员没有重视不同意见。

一块电视机大小、大约1千克重、由聚苯乙烯制成的泡沫绝缘体撞在了航天飞机左翼的边缘上,很可能在航天飞机左翼的边缘上撞出了一个15到25厘米的裂孔。美国东部时间2003 年1月16日上午10时39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起飞70秒后,“哥伦比亚”号正飞行在大西洋上空,以超过2575 公里的时速冲到20116 米的高空。仅仅10秒钟后,一块电视机大小、大约1千克重、由聚苯乙烯制成的泡沫绝缘体飞离了子弹形状的推进舱。这块泡沫残片卷进了超音速的空气涡流中,就像是一个泡沫塑料的杯子从一辆疾驰的汽车中被抛了出来。在飞行了18米后,它突然减速,并开始急速地旋转。一瞬间,它以时速161.5 米的相对速度,撞在了航天飞机左翼的边缘上。这次撞击很可能在航天飞机左翼的边缘上撞出了一个15到25厘米的裂孔,破坏了一处绝缘材料———当航天飞机与大气层发生摩擦时用来阻隔致命高温的活性碳。在经过8分26秒的飞行后,“哥伦比亚”号在其22年的历史内第28次到达了预定轨道。

1月21日,管理小组会议上,航天飞机受到撞击的问题第一次被提出来。飞行管理小组负责人琳达说:“我认为那块泡沫塑料不足以造成损害。”会议上出现三秒钟的沉默。“哥伦比亚”号升空后的第二天,“哥伦比亚”号飞行管理小组负责人琳达·汉姆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那天的会议上,泡沫塑料撞击的事情根本没有被提及。而在其后的15天里,琳达只召开了4次这样的会议,另外5次会议都是电话会议。而根据规定,“碰头会”必须每天召开。1月21日,管理小组会议再次召开。这已经是“哥伦比亚”号升空5天之后了。在这次会议上,航天飞机受到撞击的问题第一次被提出来。

高级工程师麦考马克第一次向专家组提交了一份关于泡沫塑料撞击的报告:“正如各位所了解的,我们的飞机遭到了撞击……位置就在飞机左翼的边上。”但是琳达打断了他的话:“嗨,先等一下,我认为那块泡沫塑料不足以造成损害。”琳达建议这位工程师看看以前的资料,那是关于1997 年的一次碎片撞击事故的。琳达说:“下面有些人总是对我唠叨个不停,说我们可能做错了。除了飞行安全外,我们不会更重视其它问题。”接下来,会议讨论了“哥伦比亚”号下次发射前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随后琳达准备结束讨论。她问与会者,是否还有什么要说的。说完这话,琳达停顿了大约三秒钟,这三秒钟,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事后,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结构学首席工程师罗德尼·洛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忆说,自己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三秒钟的沉寂,也记得琳达抬头环顾四周的样子。他说:“当时的气氛好像就算说点什么也无所谓。”但最终大家还是保持了沉默。洛查在采访中说:“我在那里职位卑下,而她则高高在上。”这就是他没能最终坚持自己的建议———对“哥伦比亚”号进行卫星拍照———的理由。“但我潜意识里却感到,琳达的那些唠叨不停的下属是对的,我们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哥伦比亚’号没有危险有可能做错了。”他说。“哥伦比亚”号入轨后,琳达曾接到一个电话,申请用间谍卫星对航天飞机进行拍照。由于无法确定对方身份,她没有采纳建议。

罗德尼·洛查是要求对航天飞机进行卫星拍照的几名工程师之一,他和另外几人当时受琳达指派组成一个评估小组,来研究“哥伦比亚”号受泡沫材料撞击的情况。由于设备原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美国宇航局所拍的照片模糊不清,根本分辨不清机身受损位置和严重程度。洛查在1月21日提交了一份电子邮件,他总结说:“没有更清楚的图像就很难确定问题所在。”在邮件中洛查还称,由于泡沫材料撞击的不确定性,因此最后的分析结果可能会是“没什么大碍的”,但也可能是“不能接受甚至非常恐怖的”。

第二天,洛查得知,高层领导决定不对“哥伦比亚”号进行卫星拍照。他惊得目瞪口呆。当天,他草拟了一封写给他的14位同事的电子邮件,其中写道:“依我看,这样不行。……还记得我们周围贴得到处都是的安全宣传海报吗?上面写着‘如果不安全,你会说出来吗?’是的,这事确实已经严重到了这个程度。”然而,这封邮件没有被发出去。洛查的申请是仅有的两个类似要求中的一个。“哥伦比亚”号进入轨道后,琳达曾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提出用间谍卫星对轨道中的航天飞机进行拍照。

7月底琳达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那天她花了一天时间来寻找到底是谁打的电话,但最后仍无法确认申请人是谁,因此她否决了这份申请,并决定“事情到此为止”。在管理会议上,她也没再提起有关这份申请的事。琳达说,直到“哥伦比亚”号事故发生数周之后,她才想起当时这份卫星拍照申请,并觉得有些不对劲。在琳达否决了这一申请后的几天里,约翰逊航天中心里曾掀起一阵小的骚动。工程师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讨论着是否该用卫星给“哥伦比亚”号拍照。但是,这些讨论完全没能到达更高的管理层。宇航员在最后关头,依然试图通过手动驾驶来挽救“哥伦比亚”号。“不从根本上改革,类似悲剧仍将重演”。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9时,也就是“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宇航员在通讯中断后,仍然存活了近1分钟。机组人员在“哥伦比亚”号开始散架前的最后关头,依然试图通过手动驾驶来挽救“哥伦比亚”号。经过漫长的7个月调查,8月2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发表了长达248页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认为,1986 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十几年间,美国航天局领导和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意识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加强。报告说,“哥伦比亚”号与“挑战者”号两次失事,从根源上看皆由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而引起。报告还指出,美国宇航局的管理体制不鼓励人们在安全问题上提出不同看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人关注飞船泡沫塑料是否脱落,或可能造成何种影响。

《纽约时报》评论说:一位专家的智慧有时候要大于一群专家,但遗憾的是高层管理人员没有重视不同意见。调查委员会认为,“哥伦比亚”号解体前,原本有两种方法可以挽救宇航员的生命:一种是宇航员自行进行太空行走,修复飞船;另一种是派另一艘飞船援救宇航员。前一种方法被认为太过危险,后者较为可行。调查人员指出,如果管理人员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第7天就确认其左翼遭到损坏的话,就能把“哥伦比亚”号的姊妹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及时送入轨道,通过太空行走的方式,在氧气耗尽之前将7名宇航员救出。对于调查报告的结果,美国宇航局局长肖恩·奥基夫表示:“我们不需要为此辩护,我们应试图不把它当作一种个人攻击,而应当把这份报告看作改善现状的一份路线图。”

点击进入参与历史上的今天节目>>>

声明:音视频均来自互联网链接,仅供学习使用。本网站自身不存储、控制、修改被链接的内容。"沪江英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链接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屏蔽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