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行或是庆典?———1979年伊朗学生挟持美国人质事件

1979年,一群德黑兰大学生咆哮着冲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他们越墙而入,将使馆外交人员劫持为人质。随后,伊朗与美国开始对峙,引发了长达15个月的国际危机,这次危机的影响至今仍无法消除。

推翻国王的革命

在二战之后,美国一直公开和暗中支持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随着伊朗国内民主进程的发展,在1953年,改革派占据了主导地位,穆罕默德·莫沙德哈当选伊朗首相。但在随后的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莫沙德哈的统治。

巴列维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就许诺要在伊朗实施改革并推行自由政策,但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许多伊朗民众对美国以及他们扶持的巴列维政权非常反感。巴列维及亲信们聚敛财富,过着西方式的生活,挥霍无度,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社会民众及宗教人士的不满情绪汇集在一起,最终引发了革命,将巴列维政权推翻。1979年1月,巴列维流亡国外。

意外的人质劫持事件

易卜拉辛·阿什加代伊是劫持人质行动的核心领导之一,今天,他已经成为伊朗国内一位改革政治家,还经营着一家成功的报业集团。1979年9月,阿什加代伊开始策划占领美国大使馆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工程专业的大学生。5名学生聚在一起,进行了第一次秘密讨论。他们最开始的计划是占领美国大使馆几个小时,对美国干涉伊朗内政表示抗议。

阿什加代伊与其他学生们一同翻墙进入美国使馆,之前美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收到消息,他们并没有抵抗,只是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把使馆的机密文件丢进了碎纸机。

但占领使馆之后,阿什加代伊很快发现局势已经无法控制。当一时冲动的学生们发现一次抗议已经演变成人质劫持,他们只能任由其他力量主导事件的发展,最初几个小时的喜悦已经变成了无奈和恐惧。

与许多美国人认为的不同,事前伊朗领袖霍梅尼并不知道这次行动,而当他接到消息时,美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成为人质。数万兴奋的伊朗群众走上街头,在大使馆附近的几条马路上狂欢庆祝,日夜不停。霍梅尼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表示出支持的态度。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当所有人都知道这次事件已经不可能立刻得到解决后,组织占领大使馆的学生们招募了数百名志愿者充当守卫。这些志愿者接受了仓促的军事训练,然后自己组织起几个委员会,分别负责人质们的看管、饮食和住宿管理。还有许多志愿者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占领使馆那天被美国工作人员粉碎的文件拼贴起来,另有专门的小组负责破译密码和翻译。

人质们的生活

最开始的两天里,美国人质被关押在大使的官邸中,他们被蒙上双眼,捆绑在椅子上。在之后的几个星期中,有13名人质被释放———大部分是女性和非洲裔美国人,这是为了赢得美国“被压迫的少数人”的支持。大部分人质被赶进使馆的地下仓库,分别关押在用书架隔开的小隔间里。地下室中有数千本英文书籍,这些都是从德黑兰已经关闭的美国学校运来的,看守们让一位人质把书籍分类,建立起一个小型图书馆,让人质们可以用读书来消磨时间。

对于学生们来说,最大的“让步”是他们允许三位来自美国的知名牧师来到人质中间,让他们一起过圣诞节。伊朗电视台记录下了圣诞庆祝会的全过程。许多人质感觉到愤怒,因为自己成了伊朗的宣传工具。另外一些人质却认为这次庆祝活动意义重大,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来自家乡的温暖。

美国反应

收到外交人员被劫持的消息后不久,美国总统卡特就写信给霍梅尼,希望援引国际法中的原则来说服伊朗解决冲突。伊朗不同意与美国对话。

11月12日,美国请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华德翰从中斡旋,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然而斡旋并不成功。在前两种策略未能奏效后,美国又采取了权力策略,11月29日请联合国仲裁法庭裁决伊朗扣押人质触犯了国际法,但人质危机依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1980年2月,伊朗向美国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其中包括:遣返巴列维,把巴列维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归还给伊朗;为之前干涉伊朗内政的一系列行为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干涉。卡特没有满足伊朗的要求,他还在策划军事营救行动。

“蓝光”行动

这次营救行动将以“蓝光”突击队为主体,来自各军种有特殊专长的人才配合,共计180人参与。这是一次十分秘密的行动,了解整个营救计划的只有卡特和几位主要助手、美国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1980年4月7日,卡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同时声称在5月中旬以前不考虑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希望这样能蒙蔽伊朗方面。而此前,美国特工情报人员已陆续渗透进入德黑兰,突击队员开始进行最后的演练,而营救行动所需的各种装备补给和配合人员也已经陆续送达目的地。

行动时间确定在1980年4月24日夜间。伊朗时间25日凌晨2点半,8架直升机从“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上起飞。同时,6架C-130运输机从埃及起飞,飞往伊朗境内的会合地点。

8架直升机低空飞行,然而沙尘暴突然降临。一架直升机先出现了故障,只能返航。在抵达伊朗海岸附近时,又有一架飞机出现故障,救援人员只能挤上其他飞机继续前进。

在伊朗中部沙漠,美国人开辟的简易机场上,C-130运输机分队已经在等候了。然而美军把装备运到直升机上时,一架直升机又出现了无法排除的故障。现在,仅剩的5架直升机无法完成任务,卡特接到报告后,无奈地宣布取消营救行动,突击队员们匆忙地登上运输机。

然而更大的悲剧还在后边,第一架C-130在即将升空的一瞬间同一架还没来得及起飞的直升机相撞,两机当即起火爆炸,8人死亡,4人受伤。

此时即将天亮,行动指挥官命令所有剩余人员带着伤兵分乘5架C-130飞机马上撤离,丢下8具尸体、2架飞机的残骸和5架直升机。这次经过精心策划的营救行动以流产而告终。

人质危机的解决

1980年7月27日,巴列维逝世;9月,“两伊”战争爆发。劫持人质的初衷已经永远无法达到,伊朗开始希望能够尽快解决人质危机。

11月2日,伊朗议会通过了释放人员的4项条件:美国做出不干涉伊朗内政的保证,解除伊朗在美国资产的冻结,撤消美国对伊朗的一切要求与制裁措施,将前国王巴列维的财产归还伊朗。

美国表示原则上接受上述条件作为解决人质问题的基础,但卡特在11月的总统竞选中败给里根。大选后不久,即将离任的卡特政府在阿尔及利亚外交官弗莱伯等中间人的帮助下开始与伊朗进行谈判,作为释放人质的交换条件,美国同意解冻此前伊朗被冻结的140亿美元,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1981年1月20日,就在里根的总统就职典礼后几分钟,所有人质被释放并交给美方。至此他们已被扣押444天。

人质危机的回响

对美国来说,人质危机是一次毫无理由的、无可饶恕的犯罪。这次事件让八个可能成为英雄的营救者魂断他乡,还给总统卡特的政治前途带来致命一击。它还是一次长时间的、持续不断的公开侮辱,每天报纸头条报道的关于人质事件毫无进展的消息让美国人的挫败感与日俱增。这是美国与阿拉伯世界极端势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对许多伊朗人来说,这次事件却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进入小组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音视频均来自互联网链接,仅供学习使用。本网站自身不存储、控制、修改被链接的内容。"沪江英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链接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屏蔽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