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写
作者:素衣
来源:互联网
2016-08-02 20:30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叶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了推广和实施。80年代,生涯规划理论有了新的发展。目前,生涯规划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了解分析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专业等主观方面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就业环境、政策等客观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符合实际既定目标的职业,根据此目标制定教育、培训、实践、开发的计划,再通过自身的行动努力修正和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它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其过程包括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职业选择、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六个步骤:
1.自我评估。通常可以自行思考、自我分析或与老师、家人、朋友交流讨论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
2.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分析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这六个方面。
3.职业选择。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
4.设定职业生涯目标。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5.制定行动计划。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以便于定时检查,是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并实现目标的关键。
6.评估与反馈。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不停的评估与反馈,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其修订的内容包括:生涯机会的重新评估、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目标的修正、计划与措施的变更等等。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通俗意义上就是帮助学生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到达哪里?”三个问题。解答这三个问题要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环节,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高校需要开设系统的职业生涯相关课程,配备专职辅导教师,设置相关场所和器材。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引导他们开始对这个工程进行阶段性的规划和逐步完善,而不是在学生大四时才将其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应付。
1.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当代社会的就业状况与之前大不相同。我们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对就业具有盲目性的同学进行教育,进行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对于新生来说,要从大一开始就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忧患意识。
2.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大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在这些准备中,首要的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而职业测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也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互动,让其在比较中取得发展和进步,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大战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及职业针对性。而这些实践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功能应进行拓展,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在校内开展各种职业实践活动,例如:可开展“就业指导周活动”,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和开辟企业家论坛;举办各种就业大赛,如:模拟面试大赛、简历大赛、创业大赛、求职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还可在学生中树立就业典型、就业形象大使,让切实进行职业规划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生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传递社会不同工作岗位对大学生的从业要求等。
4.切实加强领导,全员参与建设。高校党委和行政要定期过问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研究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教务部门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保证授课时数。就业指导部门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理论和多种方式的实践指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充分调动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指导,努力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机制。
5.努力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除了传统的大班讲座,小班辅导等教学模式外,还应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引进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体现个性化,如生涯教练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营造学生体验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实践性。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充分地使用团队游戏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生涯教育方法吸引大学生,提高其兴趣;体现开放性,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其不同水平和需要分层次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展一系列提升职业与求职能力的课程,使“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合校内外的教师资源,发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骨干力量,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就业指导专业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等方式,尽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有较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6.高校应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经验,切实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计算机化的生涯辅导工具),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稳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环境。还应建立专门的资料室,配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如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网络资料、测评工具等)。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多源参与,建立行业规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的相关标准大力促使高校职业规划能够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和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