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奶喝过多会喝出肥胖儿?

  牛奶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饮用的饮料,并且对于断奶的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食物。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也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自古以来,牛奶都是宝宝日常的营养圣品!

  但是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小孩喝牛奶越多,长得就越胖。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2万多名年龄在9岁至14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报告说:“喝牛奶最多的孩子体重增加较多,但是增加的卡路里看来就是罪魁祸首。”这份研究报告刊登在近日出版的《儿童青少年医学文献》上。这项颠覆人们以往观念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为人父母者。

  研究报告说:“与我们的假设相反,饮食中的钙、脱脂牛奶和低脂牛奶与体重增加有关。”领导这项研究的生物统计学家凯瑟琳·伯基说,青少年喝低脂牛奶可能更随意,所以造成发胖的或许不是牛奶本身,而是牛奶中的卡路里。

  一份8盎司(225毫升)的全脂牛奶含热量150千卡,一杯8盎司的低脂牛奶含热量100千卡,一杯8盎司的脱脂牛奶含热量85千卡。伯基说:“实际得到的信息是,儿童不应把喝牛奶当成减肥或试图控制体重的一种方式。”估计美国有16%的儿童超重。

  参与这项研究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沃尔特·威利特博士说,他对铺天盖地的牛奶广告感到担忧。他说:“基本的饮料应该是水。我们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孩子根本不喝牛奶,但是他们长大后有着健康的骨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牛奶本身是不存在任何让宝宝发胖的因素的,孩子之所以喝了牛奶发胖,归根到底是喝过量了!就像其他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一样,“量”是一个问题!学会均衡饮食,凡事适可而止,这才是降低肥胖机率的根本!

  二、如何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

  儿童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单纯肥胖所指的不是由某些先天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

  如何来判断孩子的体重是否正常

  在幼儿园,我们一般是用杠杆秤测量幼儿的体重,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来判断: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10%---超重儿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30%---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50%---重度肥胖

  三、肥胖症有那些危害性?

  大部分肥胖儿童的家长并未真正意识到孩子患肥胖症是一种疾病,会对其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反而错误地认为肥胖是儿童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

  其实儿童期肥胖的后果比成人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儿童期肥胖多为脂肪细胞增多,而脂肪细胞数量过多型肥胖较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更为难治。单纯肥胖症的高发年龄为1岁及5岁,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因而潜伏着许多疾病的危险。如有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等潜在危险。

  有研究证实肥胖儿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低,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对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利的,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不合群,而形成心理障碍。

  还有肥胖儿童由于身体反应迟钝,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力低下,易于发生各种外伤、车祸等意外,易于发生骨折及严重的肢体受伤。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分析,从1999年至2003年发生外伤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平均每学年正常体重幼儿(除外肥胖儿及超重儿)的外伤事故发生率为0.56%,而肥胖儿及超重儿的外伤事故发生人数占肥胖儿及超重儿总数的3.36%,由此可见,肥胖及超重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肥胖及超重儿童人群,而且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的话,肥胖及超重儿童所造成的后果要比一般儿童来得严重。

  四、如何有效治疗小儿肥胖?

  肥胖儿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它要求从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着手,避免药物减肥。要想预防肥胖症的发生,首先必须让家长和儿童了解肥胖对人体有那些害处,减肥有那些益处,同时,要让家长和孩子知道,肥胖治疗是长期、艰苦的,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并为孩子建立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处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膳食调整

  我们曾对幼儿园的肥胖儿进行饮食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普遍的问题:晚餐丰盛、进餐速度偏快、进食豆制品少、喝饮料较多、蔬菜吃得少,荤菜吃得多,其实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饮食习惯。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需要,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则是保证蛋白质(低热能)的摄入,减少热能的摄入和提高膳食质量,不盲目节食。教会孩子懂得吃什么,怎样吃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平时应多吃些新鲜蔬果、粗粮、豆制品等;避免大吃大喝,高脂快餐、软饮料、甜食、冷饮、巧克力等。

  2、合理运动

  应选择安全,有趣味性,价格便宜,便于长期坚持,能有效減少脂肪的运动。要让孩子知道如

  果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激烈运动,而其他的时候一有空就坐着,那是毫无意义的。最佳的运动方案应该是除了在户外活动时完成高密度、低强度的运动量外,还要强调每天应有一定时间的体力活动(大约累计1小时)和减少久坐的时间(不应有每次超过1小时)。比如,来回幼儿园途中以步代车;上下楼梯自己爬,不要坐电梯;在家里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与溺爱,要鼓励他们做些简单的家务:扫地、铺床、洗碗、擦桌子等。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进餐习惯,避免晚餐吃得过晚、过饱;改变餐间吃零食和吃夜宵的习惯;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我们教会中、大班幼儿记好进餐日记,以达到控制进餐速度的目的,培养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记好运动日记,使每个肥胖幼儿都能动起来,自觉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能动性,效果还真得不错。

  要定期为孩子称体重,及时掌握体重的动态变化。儿童减肥不宜减食减重,而是强调控制增重速度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根据一般规律,身高每长1厘米会自然增加近1公斤体重,所以儿童的减肥特点之一是不强调降体重,注意两者关系。

  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愿我们共同携手,重视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坚持“两不减”,相信我们的“小胖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结实。

  五、宝宝为什么会减肥失败?

  1、自身因素:宝宝减肥,往往是家长或医生担心而要求他们减肥,并不是他们自愿的。5岁以下的宝宝自身不能认识到减肥的重要性,自己不够重视,所以容易失败。

  2、临床因素:临床或营养医生给出的建议理论上是合理的,但不符实际,这些处方并不能有效地帮助患儿持续减肥。让小儿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才是根本。

  3、环境/社会因素:儿童肥胖已经是一种心理负担。有研究发现,标准体重的儿童显得快乐些,有较多的朋友,更聪明和漂亮,也比肥胖儿童更合群。

  (1)患儿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2)医生要清晰地了解患儿的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并着力寻求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方法;

  (3)社会与家庭支持及心理辅导。

  在先决条件都具备后再制定计划并予以实施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只有封闭式的“集体减肥”才能达到效果(有效监控)。

  六、从何时开始要预防儿童肥胖?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儿童、青少年期——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检测体重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