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创刊于1975年的《看图说话》是我国第一本专门以3-6岁幼儿为读者对象的彩色画刊,三十多年来伴随了两代读者的成长。为什么一本老杂志能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请听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看图说话》主编朱明钰为您娓娓道来。

【本期人物】

朱明钰:上海教育出版社书记、副社长、正编审,《看图说话》主编

沪江部落://bulo.hujiang.com/u/17672404/

全面关注孩子需求

虽然朱明钰接手《看图说话》已经是第三代,但是说起创办刊物的宗旨,依旧饱含深情。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途径,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则是在幼儿期。1975年刚好是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出版界一片凋零,儿童读物方面更是没有一份适合开发幼儿语言能力的杂志。根据这个情况,在老一辈出版人、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学家的关心和推动下,全国第一份针对幼儿语言能力开发的杂志《看图说话》应运而生

在专栏方面,《看图说话》一直把握时代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时推陈出新,从关爱孩子的角度出发策划各个板块。70年代,人们重视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看图说话》首创了“看一看,想一想”专栏,对幼儿进行多方位的智力训练;80年代,在强调智力的同时强调对幼儿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该刊设立了“菲菲该怎么办”专栏,并举办“我是好孩子”比赛;90年代,针对独生子女的弱点,幼儿升入小学的不适应性,该刊设立了“幼小衔接”专栏,这在国内还是独树一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技知识的不断涌现,该刊又开辟“娃娃学科学”“环保故事”等专栏,通俗易懂地向幼儿介绍各种科学知识,让幼儿从小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看图说话》以“看图说话”为出发点,但是对孩子的培养又不仅限于语言能力开发,而是全方位融入多种能力开发,突出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同情心、责任心、自制力、交往能力等社会性适应教育,教会孩子与人交往的技能,这种开拓视野的办刊理念使得《看图说话》杂志不仅成为小朋友的亲密伙伴,更获得老师们和家长们的青睐,成为幼儿园老师进行教学的好素材,家长育儿的好帮手。

线下比赛促进互动

每隔一年,《看图说话》会深入线下举行一次“看图编故事”活动,朱明钰副社长说,这也是基于编辑部的考虑和共识,杂志不能只是单向地向儿童提供信息,如果希望儿童能在整个看图说话的过程中真正参与进来,那么唯有形成活动,才能改变儿童被动参与和吸收的局面

“看图编故事”活动举办八届以来,得到全市幼儿园老师、家长、小朋友们的积极响应,每年参赛人数有4到5万。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独立观察、理解图片,开展大胆、合理的推测与想象,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进行描述与表达,整个过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重大。活动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参赛的小朋友会有一个证书,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纪念品,代表社会对她阶段性发展的肯定。

即使面对同一张图,不同的小朋友也会编出不同故事,如何评判小朋友的故事?朱明钰告诉记者:“专家组的打分其实是一个综合评分,嘉宾评委有语言专家、绘画专家、儿童心理专家,这样对孩子的故事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会更客观合理。最重要的是,比赛不是要分出谁赢谁输,而是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不能根据看到的关键点组织成一个故事。让孩子从小敢于展示自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有一位往届参赛孩子的家长来信说,现在他的孩子能主动看书、听故事,改变过去光听不做声的习惯,爱提问,爱自己编故事。

网络尝试恵泽各地

由于《看图说话》长期以来一直是通过教育系统配合幼儿园系统教学,这样幼儿园老师在参与组织线下大赛的过程中,难免会优先挑选比较好的作品,无形中导致了只有优等生才有锻炼机会的情况。朱明钰和同事们在长期的工作中还发现,要想让更多的孩子愿意当故事大王,其实还需要家长参与配合引导,因此如何面向家长灌输新的教育理念也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此外,“看图编故事”大赛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上海地区范围内举办,这无论是对《看图说话》杂志的推广、“看图编故事”大赛、还是异地订阅用户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基于这些方方面面的考虑,今年《看图说话》尝试和沪江网合作举办大赛,也是想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资深从业者,朱明钰坦言新媒体的出现对杂志的订阅量还是有一定冲击的,现代父母更喜欢通过网络来吸收更多的信息,因为这种方式更便捷,更广阔。对于第一次的合作,朱明钰表示还是比较满意的,网络宣传达到了预期的期望,无论是从大赛点击率还是实际参与人数来看,都有很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