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常遇到一些纠结的问题,回答稍有不慎,就跳进面试陷阱,让你落败。下面一些面试的基本原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1.实事求是
    应考者在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为可能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应考者来说,实事求是应该是你为人行事的基本要求。回答问题也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将自己做过的事吹得天花乱坠,更不要将别人做的事说成是自己做的。如果应考者在面试中不实事求是,有经验的考官也很容易觉察出来,到那个时候恐怕你再也无法赢得考官的信赖了。笔者曾经受某企业的邀请,出任其对外招聘各部门副经理的面试考官,在面试中有一位候选人口才特别好,经验似乎也很丰富,给人的初始印象不错。在问及其目前的工作情况时,他说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全面主管公司的业务决策和市场。我当时觉得奇怪: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要到这家企业担任部门副经理呢?在进一步追问下,才知道他所谓的公司就两个人,他自己与一位给他“投资”几万元的合伙人,而且公司一直处于半停顿状态,年“销售额”才5万元,说白了,这个“总经理”也就与个体商贩差不多。当我们考官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这个人的印象便大打折扣了。也许他起初就实事求是地主动介绍这些情况,考官们的感觉会好得多。
实事求是除了诚实之外,应考者还可以用自己率真的性情、真诚的情感表露,与考官进行情感交流。在一次面试中,考官询问某位应考者为什么本科学习成绩平平,是否也赞同“六十分万岁”?这位应考者平静地说:“我自小父母双亡,只有爷爷姐姐与我相依为伴。在党和政府以及众多热心善良的人的帮助下,我才能够长大成人。考上大学后,为了不再给所有关心我的人添麻烦,我坚持着各种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双手扶助自己完成学业。成绩不好,是我本科生活中的最大遗憾,但我想只要我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只要有普通学生的一半学习时间,我相信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能非常优秀。”这位应考者并未以自己的坎坷经历去谋求考官的同情,真正感动考官的是他身处逆境却不气馁,顽强奋斗的精神。他的自强不息、他的自信,在他真诚的话语中坦然流露。
2.抓住要害回答问题
    有的应考者以为,面试中只要多说点东西,总会有内容能“符合”考官的想法,得到好的评价的。而实际结果是,“言多必失”,如果所说的话与问题回答无关,那么结果也不理想,何况话多了还给人罗唆之嫌,这就会更糟糕。理想的方法是,针对考官的提问,以简洁明白的语言,抓住问题的要害,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想到的与问题有关的关键点。简洁可以反映于应考者的仪表,也可反映于应考者的言谈。开门见山、有话直说、通俗易懂、口齿清楚、表述准确,不过分讲究和刻意加工、不卖弄学问、不转弯抹角,这些简洁的语言风格同样具有相当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时常能体会到,一个满嘴“名家名言”,谈话中术语、名词满天飞的人,有时还没有那些语言朴实的人表达得深刻。这就是藏巧于拙、大巧若拙的面试艺术。
3.用“脑袋”而不仅是用“嘴巴”回答问题
    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得谨慎,要经过认真思考后来回答。在面试中,有的应考者为了显示自己思维反应比较快,考官提问一结束便开口回答问题了,似乎事先已知道了面试的问题。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因为考官是根据应考者的回答来判断其各方面的素质的,而不是根据你回答问题的速度。通常在考官问完一个问题后,可以停顿几秒钟乃至几十秒钟,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考虑一下怎么回答问题,怎么有条理地表达出你的意思,这样肯定会提高你回答问题的质量。另外,必要的停顿,考官也能理解,没有停顿反而有时会让考官觉得你这个人回答问题太草率,没有在脑子里系统地考虑问题。还有的时候,应考者可能没听清或没听懂考官的问题,这时完全可以请考官重复一遍,而不要急着回答。自己不懂的或懂得很少的,就不要拿来自我炫耀了。下面有一段面试考场上的问答:
考官:“你是学中文的?”
应考者:“对,除了中文专业,我还辅修了一些管理学的课程。”
考官:“你认为你的专业知识能用在这个职位上吗?”(国家环保局计划司——编者注)
应考者:“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我平时自学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如环境噪音监测,等等。”
考官(上身前倾,很感兴趣):“晤?你可不可以谈一谈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声音算是噪音呢?”
应考者:“这个……噪音不就是很吵的声音嘛……”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得出,应考者不谨慎的言行会自断退路,自己让自己下不了台。另外考官提出的有些问题可能略显刁钻,或者似是而非,有的问题背后隐藏着考官的真正意图,这些都需要应考者以冷静的态度谨慎思考后,再做回答。也许这就是对应考者的“应变性”、“机敏性”等的测评。
4.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不是简单地表示自己友好的交际态度,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风格和进退自如的交际策略。
面试中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应考者尤为重要。有的应考者自恃学历高或工作经验丰富或其他成绩骄人,在面试考场不注意基本的交际礼节,随意打断考官的话,并且不遵从考场工作人员的指导,这样的应考者展现的并不是自己的风采与锋芒、信心与勇气,而是自己的目空一切、恃才自居。这样的处世风格不仅在面试考场上不被喜欢和接受,在任何交际场合都将处处碰壁。
相反另外一些应考者过分强调对考官的尊重,一味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畏畏缩缩。这样被动的应试风格,会让考官提不起兴趣,甚至故意拿起架子,而应考者只会给考官留下无趣、无味、无风度、无魅力的印象。
其实,求职不是乞职,不是求人。尽管现在国家公务员成了人才市场上的热门,并且报考国家公务员的竞争异常激烈,但不管怎样应考者和考官的地位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首先体现于“双方自愿、等价、互惠”的招聘、应聘原则上。应考者和报考单位或职位是“双向选择”的,应考者不能只看到自己的被选择,更应看到自己手上选择单位和职位的权利。应考者之间有实力上的差异,各种公务员职位之间以及与其他职业相比,它们对应考者的吸引力也有大有小。
    应考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报考的职位相称相等,公务员考录部门既然给了你面试的机会,就说明他们已经考虑了你的学历层次、专业等个人情况,已经初步肯定了你的实力。面试中的平等还体现于应考者与考官在人格上的平等,以及应考者自身心态上的平衡。正如德国有句谚语“站在山顶上的国王与站在山下的农夫,在彼此的眼里是一样大小的”。应考者应如此。将实现面试目的和保持人格尊严统一起来,是应考者应把握的。正如俗语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应考者为了面试的顺利进行,必须保持自己的谦虚和对考官的尊重,但若因此放弃人格尊严,百般讨好考官,则始终会处于劣势。一位考官深有感触地说:“言词表情上的卑微,比实力弱更糟。谁把自卑写在脸上,谁就注定要失败。”
应考者还要将尊卑态度与自身的实力、地位分开处理,排除地位、实力对交际态度的消极干扰,地位低而不卑,实力低而不怜!
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有时候也不排除必要的“反击”。有位大学毕业生面试时与考官发生了一番争论,回去后朋友们都说“一个很好的机会被吵掉了”。但结果令“行家们”大跌眼镜,该应考者被录取了。原来争论是考官故意设置的,以考察应考者有无勇气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应考者的辨别能力、表述能力等。面试考场上,请小心提防考官们设下的“陷阱”,也许考官提出一个错误观点,请应考者评论,如果应考者不能坚持原则,随声附和,那就失策了。
5.适度宣传自己
    面试,对应考者来说是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如实地“推销”自己。面试中的“自我推销”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一般要求,如人品如何、性格特点、专业特长以及身体条件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等,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尽可能找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东西,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给考官一个深刻印象。
有一个同志,曾在某企业当过4年会计,听说某财政局招聘工作人员,便欣然前去应试。面试时,他以自己当会计的事实做资料,尽量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当考官问:“你当会计的几年中,业务上是否出现过差错”时,他回答说“我当了4年会计,大小账目处理过几百笔,从未出现过差错。”一下引起了考官极大兴趣,继续问了些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他均以自己的工作实例来说明。考官被他征服了,他最终找到了更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单位。
可见,自我宣传时,说话要具体、举例要贴切才有说服力。而有些应考者自我宣传空洞无物,不着边际,如:“我干什么都行”,“我觉得自己在哪方面都可以,说不出什么是我的弱点”。说了半天人家也不知你究竟干什么行、到底优势在哪里。这就要求应考者在自我宣传时,千万不要使用抽象的字眼。说得具体、明了才能感染考官,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6.礼貌
    面试中的礼貌体现于多方面,本书也在多处强调了这一点。做为人才的一项非智力因素,礼貌会把你的尊重准确而直接地传达给考官,让他们在情感上满足的同时,将礼貌及时反馈给应考者,这样考场上双方的支持协作就开始了。
礼貌不仅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也是与其他问题相结合的、表层下的。如果应考者经常打断考官的话,或在考官说话时,老想插入几句,或者“踊跃”地指出考官念错的字,那么即使应考者在礼仪上表现得再礼貌,也会让考官感到应考者对其不尊重。
7.自信
    自信心是应考者叩开公务员考录大门的最有效的工具。面试中的自信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外,还可以通过张扬个性、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而自然流露。有位应考者摒弃了那种刻板的、拘谨的“编年体”自传,以画龙点睛的手法为自己做了介绍:“我是我自己最崇拜的人物,因为我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一次次地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并且获得成功;同时我也是我自己最痛恨的人物,因为自己太真实,总有一个又一个的缺点或不足需要改进与克服。”该应考者的独特自信的自我介绍,在其他应考者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8.热情
    应考者面试时主动积极,礼貌大方,热情地与考官们进行交流,会使自己易于被考官接受和喜欢。
但应考者的热情要有度,开放自己的精神空间也要有度。应考者的角度使其必须和考官保持一定距离。如果应考者与考官过急地显得亲密,容易让人产生动机不纯或交际态度不稳重的看法。
有些应考者想与考官“见面熟”的急于求成的愿望是不合理的。既要主动接近,又要保持一定距离,这就是“热情”的含义。
9.幽默
    无论在哪里,幽默的人都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谁都会相信一个谈笑风生、幽默风趣的人精明强干、精力充沛。
面试同样如此,严肃紧张的考场上也可以有亲切随和、活泼风趣的气氛。有位应考者应试某市文化局的一职位时,被问及是否知道本市地方杂志上记载的某名人的雅事,该应考者不甚了解,就坦然作此回答,然后幽默地补充了一句“相信几百年后拿我做面试考题,不会难倒应考者”。考官们被他的俏皮所吸引,就淡化了他没能回答出问题的窘迫——而这才是他对考官所提出问题的确切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