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歌手乔任梁近日因抑郁症意外死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国内估算约有9000万。抑郁症作为一种全球常见病,一直是全球最致命的公共卫生问题,超过70%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即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失去信心等,但发展到离群孤居、生无可恋、自伤自残的重度抑郁症只是极少数。

古往今来,很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都曾在自我价值、自我抱负无法实现、怀才不遇时,出现过抑郁情绪,有的甚至是终身抑郁,英年早逝,如李白、杜甫、陆游、海明威等,因此不要恐惧抑郁症,要把它看作心理问题呈现的一种方式。一个人抑郁,恰是对生活现状有不同认识,对自我有要求,一种不甘寂寞、不甘落后、不甘平庸的表现。

那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调整情绪、预防抑郁呢?接下来将从自我认知调整、人际关系、体育锻炼、做感兴趣的事等方面谈一下抑郁情绪的自我干预。

一、自我认知调整

人所有的情绪都来源于认知或思维,认知即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就是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心态和信念,认知(思维)决定情绪。认知是事件、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人对事件的认识和解释,而并非事件本身。自我认知调整要求在遇到困扰身心的事件时,将事件、想法和各种情绪行为反应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暂时不急于去分析或评判,感觉身心状态有所好转时,再对当初的想法做理性的自我辩护,从而培养一种更客观的自我评估体系,进而确立适合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人生目标,在获得成功中树立自信,彻底走出抑郁的阴影。

二、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

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是获得自信心与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人之所以会抑郁,80%是由人际关系不良造成的,陷在自我情绪的恶性循环之中。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是融入集体,与亲属朋友建立联结,参加社会活动或外出旅游。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抑郁患者会因不适而感到内心痛苦,但在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对生活的热情会重燃起来,进而体验到快乐、幸福等情绪,重获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经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状态远比孤僻独处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况不佳时,“朋友是良医”。众多抑郁患者的痊愈都离不开集体、朋友、家人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三、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美国加州一科研小组在对1800名男女跟踪观察18年后发现,不运动者患抑郁症的危险大大高于体育锻炼者,这是因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的能力,儿茶酚胺增多能缓解抑郁症状。抑郁患者存在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等状况,长期下去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消极、负面的情绪。大量研究证明,每周4次、每次30分钟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减轻抑郁情绪,使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减缓一半。另外,体育锻炼也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通过大量有氧运动,负性情绪被释放出去,在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中激发人的自信心。

四、做感兴趣的事

做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事业上没有获得成功,想办法增进自己的技能,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扫房间、骑赛车、写信、听音乐、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规律化也很重要。尽量按时吃饭,起居有规律,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

抑郁并不是一个见不得人的病,首先我们要积极面对病情,接受自己,不断的进行心理建设,积极投身社交与自己感兴趣的事务当中,感受亲情与友情,多与人群接触,总有一天,头顶的乌云会消散,天空会突然明亮起来,阳光再次灿烂明媚,胸中的郁闷会一扫而空,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