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刚刚过去的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在国际气象界,它更被外国人赞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二十四节气的英文表达,让你神气十足地和外国友人侃节气~~

节气
solar term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a day marking one of the 24 divisions of the solar year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立春
Start/Beginning of Spring

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15°。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的十五天可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时,万物复苏,春山暖日和风,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雨水
Rain Water

雨水是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即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过后,仲春时节开始。

惊蛰
the Waking of Insects

惊蛰是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

古称“启蛰”,冬季,动物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正如诗中所写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春分
Vernal/Spring Equinox

春分是第四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0°。

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寓意有二,一是昼夜平分,二是春季平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即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古代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如今是春耕忙碌的时候。

以上四个节气总结就是: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
Qingming Festival/Tomb-sweeping Day

清明是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端午、春节和中秋并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所以民间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清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

Grain Rain

谷雨是第六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它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名字源于古人“雨生百谷”的说法。这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快,谷类农作物旺盛生长。谷雨后降水明显增多,浮萍开始生长,谷雨初晴叫杜鹃,布谷鸟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

立夏
Beginning of Summer

立夏是第七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

它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一节气始于战国末年,预示着季节转换。春天结束,夏季开始,酷暑和雷雨即将到来。此时,南国似暑北国春,南北方气温差异大,南方进入雨季,而北方的气温还停留在春天。

小满
Grain Full

小满是第八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60°。

垄头麦长,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到芒种期间,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芒种
Grain in Ear

芒种是第九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75°。

芒种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夏至
Summer Solstice

夏至是第十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90°。

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便是描写这种天气。夏至点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小暑
Slight Heat

小暑是第十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

它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也就是说,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雷暴天增多,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这个节气的感受就是时而闷热,时而微凉。

大暑
Great Heat

大暑是第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20°。

前面提过,月中暑气最重,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日盛三伏暑气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萤火虫卵化而出,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而且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

立秋是第十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35°。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树木开始落叶,因此有“叶落知秋”的说法。立秋有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一枕新凉一扇风,暑气逐渐散去。

处暑
the Limit of Heat

处暑是第十四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即“出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热离开,北方气温逐渐下降。太阳直射点南移,冷高压开始活动。这个时候既能感受秋高气爽,又有秋老虎的高温,气温变化大。

白露
White Dew

白露是第十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6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白露的名字就起源于此。进入“白露”,昼夜温差大,晚上会感到丝丝凉意,要注意增添衣物。诗经中著名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描写了秋天白露,北雁南飞,也是在这个时节。

秋分
Autumnal Equinox

秋分是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80°。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平分,气温也开始由热转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此时也是播种小麦的时节。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要注意添衣保暖,早入睡,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寒露
Cold Dew

寒露是第十七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9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表示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霜降
Frost's Descent

霜降是第十八个节气,太阳到达205°。

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尤其要注意养生保健。秋霜和春霜统称为霜冻,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

立冬是第十九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25°。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立冬时节,一般会团聚休息,吃顿大餐,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北风寒冷,万物收藏,动物也进入蛰伏期。

小雪
Slight Snow

小雪,是第二十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40°。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即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进入该节气,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北方会出现初雪。今年11月22日是小雪,北方多地迎来初雪,很多人的朋友圈大概被北京和其他地区的雪景刷屏了。

大雪
Great Snow

大雪是第二十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55°。

它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增加,雪量和下雪的范围也增大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个时节,万物凋敝,人们也很少出门。

冬至
Winter Solstice

冬至是第二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70°。

冬至又名‘一阳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越来越长,阳气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阳生春又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吃水饺的习俗,据说纪念医圣张仲景,吃水饺,不会冻掉耳朵。

小寒
Slight Cold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85°。

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根据气象资料记载,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小寒节气,寒邪最重,所以冬季人们会多吃温补的食物。

大寒
Great Cold

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大寒时,大部分地区天气严寒,迎来最低温的时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写的大概就是此时的景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你还会背吗?